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安石另类救灾

王安石另类救灾

作者: 出版日期:2010.10.23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海峡都市报

【出版日期】2010.10.23

【版次】第A29版 (气象资讯/文摘)

【入库时间】20110412

【全文】

N倪早菊摘自《百科新说》

北宋庆历七年,江南地区阴雨绵绵,庄稼颗粒无收,受灾面积达127个县,米价由每石400文涨到了1500文,老百姓们苦不堪言。

江南各州府官员一面向朝廷请求援助,一面强力抑制米价惩办奸商。一旦发现有人哄抬米价,轻则没收家产发配充军,重则就地斩首。靠着这种雷霆般的手段,江南地区的米价终于稳定下来,维持在每石500文左右。

但是,在鄞县(现在的宁波),不但不抑制米价,反而发出公文,以政府的名义硬性规定:鄞县境内米价每石3000文!

这位大胆的县令就是王安石。

一时间,宁波境内民怨沸腾,米商们则欢呼雀跃,纷纷给王安石送来金银。对此,王安石来者不拒,一一收下。偶尔有外地的商人忘了敬献金银,王安石就让师爷前去讨要。

不料,由于陕西一带连年大旱,朝廷已经赈济多年,国库空虚,对江南的雨灾,一时无力救助。到第二年,江南市面上几乎已经无米可卖,黑市上大米5000文一石还有价无市。大量饥民开始涌现。

这时,宁波境内却米粮充足,人民生活安定。原来,全国各地的商人听说宁波米价高昂,纷纷把米贩到宁波。宁波的老百姓们,虽然一时间将多年的积蓄消耗殆尽,却几乎没有出现饥民。对于无力买粮的人家,王安石就发给银两救助。

后来,宁波的米粮越积越多,渐渐供大于求。商人们只好就地降价销售。米价竟然慢慢降回到了1500文一石。

原来,江南不同于陕甘等贫弱地区。这里历来富庶,不仅鱼米丰饶,而且商业十分发达,普通人家几十年下来,也小有积蓄。因此,乍遇荒年,人们需要的只是粮食,就算米价高,俭省一点,也能坚持一年半载。

于是各县纷纷提高米价,商人则竭尽所能,马驮驴运水陆并行,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把米贩到江南来。江南民众家财散尽,却终于渡过了这一劫。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