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公园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11.01
【版次】第A7版 (钱湖·风情)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 ?山堇水 童均国 半山忆·湖滨公园,在美丽的东钱湖畔,谷子湖的一角,是在原来王安石、小蓬山和湖滨公园的基础上进行景观升级改造而成,增设了反映东钱湖历史内涵的安石魂、半山忆、水利文化特色的雕塑和文化墙等景观,仍然是一个以王安石为主题的公园,所以我还是把它叫王安石公园。公园建成后的绿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71省道贯穿而过。 水利文化广场上,最惹眼的是水利文化墙了,它高2.66米,长17米,一扇供游人行走的门从墙中穿过。水利文化墙的两面都是浮雕,朝湖水的一面是《鄞县经游记》,朝71省道一面的是《浚治东钱湖》。两幅浮雕分别描绘了王安石 “自宋庆历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起,历经十多日,周行十四乡,观察农民凿石开渠,临决渠之口,泊舟堰下,观察新渠,望海谋筑斗门、戒十四乡之民以浚渠川之事”的情景和王安石率领十万余当地民众“起堤堰,决坡塘,立湖界,除?萿草”,合力浚治东钱湖的劳作场面,生动展现了他励精图治、勤政为民的公仆形象。 镜心之水,是又一个景点。主要建筑是石雕的荷叶和莲蓬。五只莲蓬,青石雕成,像石锣鼓一般。荷叶不多,大小共十六片,小的没在水中,大的仿佛静立,情态不一。镜心之水的构思者是为了让荷花和莲蓬,作为王安石一生勤政为民的真实写照。 安石魂是立体石雕,下面是近二米高的底座,上面雕刻着五个人物,身高皆三米左右,从身份看,有官有民,有男有女,有老有青。王安石头戴方形官帽,身着官袍,目视前方,气宇不凡,比其他四人高一截。王安石的左边是戴笠披蓑的老者,略眯的眼睛和额上的皱纹,深藏着智慧,似有所语,好像在为治水献计献策。王安石的右边是一个壮年和一个青年,他俩抬着一块大石头,绳索纹理清楚;前头的壮汉束发,额上好像系着一块布条,披夹衣,穿中裤的样子,赤脚,胸前和四肢的肌肉如石头一样结实。青年束发,袒胸露臂,胸肌结实。右边的边上,是一位青年民妇,高髻,着襦,手挽幢篮,想必是为工地上的丈夫来送饭送水。 半山忆,在安石魂后边,主要指摩崖石刻,雕刻着王安石34首诗。 把王安石的主要生平事迹缩写成简短的文字 ,刻在大小不一的17块石块上,散铺在一条被称之为“王安石足迹”的甬道上。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又了解点历史知识。例如“庆历六年丙戌(1046年)26岁,自临川赴京,不求官职,改大理评事,知鄞县”,“熙宁二年乙酉(1069年)49岁,二月以谏议大夫参知政事。颁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元丰三年庚申 (1080年)60岁,九月加特进尚书左仆射,改封荆国公”等等。 王安石公园里有一只亭子叫鄞女亭,亭子全石筑成 底座正方形,石柱上有二联,一曰:“任鄞令勤政爱民疏万金 隐江宁赋诗著文忆?城”。一曰“方亭四角梦园钱湖万代传 扁舟一叶诀别祖山千古憾”。 王安石任鄞县县令后不久,吴夫人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是王安石的长女。因王安石住宅旁有木槿花丛,女儿又生于鄞县,王安石为她取名王堇,小名鄞女。王安石取“鄞县的女儿”之意。谁知第二年六月,鄞女生了一场重病,早早夭折。王安石夫妇悲痛欲绝,将女儿安葬在(祖关山)崇法寺西北的松林中。现在葬鄞女的地方已夷为平地,在她父亲的公园里,造一个亭子,陪伴她父亲,我们也纪念她,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