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5.2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甘肃日报

【出版日期】2013.05.24

【版次】第14版:文摘

【入库时间】20130710

【全文】

吴 钩

王安石新法是“官进民退”:推“市易法”,国家设市易司,以“贵买贱卖”干预物价;推“均输法”,设立国营贸易公司;推“青苗法”,即国家成立农村小额贷款银行。

变法被描述得很神,设市易法,可“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防止大商贾操控物价;设均输法,可“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敛不及民而用度足……”

然而,新法几乎都走向反面:官方设立的市易司垄断了市场,“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结果“市梳朴则梳朴贵,市脂麻则脂麻贵”,以致人皆怨谤;均输法则“笼诸路杂货,渔夺商人毫末之利”,导致小商贩都做不了生意……

王安石建议宋神宗搞官营经济时,拍胸脯说:“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王安石认为自己的新法不是为聚敛,而是为义,为抑豪富、济贫民、足国用。

但变法最后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聚敛”。王安石那一套打破了国家与市场、社会之间的防线,放大了官吏拥入社会与市场榨取商民脂膏的机会与空间。

王安石新法受到的抵制,是自由经济思想对统制经济思想的抵制。南宋叶适说:“开阖、敛散、轻重之权不一出于上,而富人大贾分而有之,不知其几千百年也,而遽夺之,可乎?夺之可也,嫉其自利而欲为国利,可乎?”这说的是:商品的定价交易,向来不由官府掌控,而是分散于市场上的企业家与大商人群体中,这是千百年来的自发秩序,官府怎么可以遽夺过来,还以公共利益之名? (摘自《华商报》)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