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问世间情为何物

问世间情为何物

作者:李亚伟 出版日期:2013.03.12 点击数:0

【副篇名】——王安石的《千秋岁引》

【作者】 李亚伟

【报纸名称】:深圳特区报

【出版日期】2013.03.12

【版次】第B02版:人文天地/前海

【入库时间】20130330

【全文】

李亚伟

王安石小时候记忆力极强,在读书方面,一旦过目终生不会忘记,青少年时写文章也是动笔如飞,精彩无比,他的朋友曾巩曾把他的文章拿给欧阳修看,看得欧阳修赞扬不已,到处传播他的才华。中进士后,王安石做了一阵时间的小官,宰相文彦博认为他淡泊名利,直接推荐给仁宗皇帝,想借以阻止那会儿流行的奔走争官的风气。果然,朝廷召他参加中央机关的职务考试,他不去,欧阳修推荐他任谏官,他也以祖母年迈为借口辞谢,但欧阳修坚持要给他官做,上奏朝廷说王安石这样的人才也是需要领点工资养家的,他才出来做官。

王安石善于辩论,其议论高深新奇,有一扫传统的气势。很多人都认为王安石无意于高官厚禄,都以不认识他为遗憾,事实上也是,朝廷任命他不少好职位,他都不肯接招,甚至送任命书到他家的时候,他还有躲进厕所拒绝的行为。躲官躲了八九次之后,才同意做了知制诰,这是一个负责纠察首都刑事案件的职务。

不久,王安石又因母亲去世而离任,整个英宗当政的时期,王安石谢绝了朝廷的多次召唤,他就是不肯出来当干部。

当时的颖王——后来的神宗还未登基的时候就很想见到王安石,待到刚一即位就立即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几个月后就急不可耐地把他调进了中央。

王安石做宰相不久,便开始了众所周知的变法,实施过程中,他一拨一拨地得罪高官和老臣们。有一次,欧阳修请求辞职,有人在朝廷上要求挽留欧阳修,王安石却说:欧阳修这种人,在一个郡会搞坏一个郡,在中央会搞坏全国,留他有什么鸟意思?老臣富弼阻挠青苗法的实施,王安石把他比作祸害天下的共工和鲧,解除了他的职务;天文官尤英从天象角度看出王安石将祸害国家,王安石很快就把尤英刺字发配到了英州;甚至他的学生反对他,他也立即将他刚提拔不久的学生贬往偏远的地方;老臣文彦博也反对他,但王安石运用手段将文彦博赶出朝廷,弄到地方上做官去了。

终于,慈圣、宣仁两宫太后流着泪对神宗皇帝说王安石坏话,神宗也开始怀疑王安石这人不行,罢了他的相位,命他为观文殿大学士,并仍去知江宁府。

王安石离任时推荐了吕惠卿、韩绛,以便继续他的变法,但不久吕、韩二人内讧,朝廷只得再召王安石回京任宰相,这次,王安石不舍昼夜地赶回了京师,并立即将官瘾最大的吕惠卿赶出了朝廷。终于有一天,王安石或许是玩累了,想要辞职,神宗皇帝或许也是厌恶他了,贬了他的职务,任命他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哲宗即位后,虽然还给他加了司空的职位,封“荆国公”,但司马光上台了,什么免役法、青苗法统统被取消,几个月后,也即公元1086年的4月,王安石结束了他战斗的一生。

千秋岁引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

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担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这首词大概为王安石晚年所作,写出了一个官员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的艰难选择。

上片先写景:古人会在秋天洗遍全家衣服,尤其要赶时间洗净晾干远方亲人的衣物,以便天凉之前寄送到远方亲人手中,所以秋天到来时常常有夜间捣衣的声音。城头的号角声是清越悲凉的,王安石在旅店听到的这两种声音是秋天传得最远的两种声音了,特能激发游子思归的那缕缥缈的愁绪。燕子东归、大雁南飞都是飞鸟寻找温暖的自然行为,一种生命的回归行为。“楚台”和“庾楼”是楚王和著名文人庾亮昔日寻找快活的地儿,但那些快活的景象对王安石来说,已宛若昨天。

下片,一开始作者就直接感叹名利耽误了他真正的人生,“华表语”是《搜神记》中故事,辽东人丁令威修成神仙后,变鹤飞落城门华表柱上说:城楼还是老样子,人民早已不是以前的人民了。说的是世事无常的生命道理。秦楼则是古代美女住的、文学史上著名的艳楼。思念旧情,王安石感到自己辜负别人,简直也辜负了自己一生——尤其在梦结束时、在酒醒后,在想起自己一生往事的那一刻。这是结尾,一个政治斗士,说出了最温柔的话,也许,可惜已没人听,也许,他自己也不愿听了。

一个淡泊的人物,没想到有遭一日会终身迷恋政治;一个终身热爱政治的人,没想到最后发现了自己的悔恨,让人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问世间官为何物,也叫人终身痴迷。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