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书写林业科技奇迹的人

书写林业科技奇迹的人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4.13 点击数:0

【副篇名】——市现代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安国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报纸名称】:今日临安

【出版日期】2012.04.13

【版次】第01版(一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30630

【全文】

他,40年如一日与大山打交道,和树木交朋友,把农民当兄弟,被农民朋友称为“老大哥”……

他,主持了“菜竹笋早出高产技术推广”、“山核桃综合丰产技术推广”等11个项目的研究推广,让临安农民增收20多亿元,被称为中国竹笋领域的“袁隆平”……

他,有一连串骄人的荣誉:全国星火科技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绿色先锋人物、农业科技突出贡献专家、首届“金牛奖”获得者,两次获得“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他,就是2002年退休的原临安市林业局总工程师王安国。他今年已经70多岁了,可他几乎一天也没有休息过。

他创办了现代林业科技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建起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他一手组建了高云竹笋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开创了在农业产业链上开展党建工作的先河;他亲手创建了远近闻名的“竹种园”,120多种竹子云集太湖源,是国内独树一帜的竹专业培训基地。

他先后提出了80多条农村发展的金点子。近年来,他提出“发展20万株香榧树,为临安农民培育第三棵摇钱树”。在王安国的精心指导和技术支持下,香榧树己成为我市生态产业中的一匹黑马,是农民收获幸福和富裕的“绿色银行”。

农民朋友都喜欢叫他“王老师”。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农民朋友都说很好懂很管用。所以,山核桃树上、竹林里有什么变化,自己心里有什么打算,农民都会拨打王老师的“热线电话”,或上临安城里来找他。王安国家的电话特别忙,后来他搬了新居,也坚持地面不装修,为的就是让这些农民朋友进出自在些。

下海南,去贵州,到江西,进四川,他不是去旅游观光,而是到专家云集的科技大会上作专题报告,到革命老区探索发展之路,到天涯海角的山村边境传经送宝,到偏远穷困的瑶寨、黎族村落去扶贫支农。仅退休10年来,王安国就为农民讲课320多次,下乡指导1200多次,受益农民百万多人次。

“退休只是一个年龄的界限,作为一名党员,只要农民兄弟需要我,我就要干到干不动为止!”他用大写的、厚重的、闪光的人生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信念不倒、青春不老!

记者陈莉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