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编剧是如何炼成的?小记者采访《我叫汪革革》编剧翁德林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6.29
【版次】第青未了·希望之星版 青未了·希望之星
【入库时间】20140730
【全文】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6月7日,怀着激动与兴奋,希望之星小记者们采访了《我叫汪革革》编剧翁德林老师。说起来,翁老师还是希望之星的创使人呢。1999年,他和当时《东楚晚报》的一帮同事共同创立了希望之星。翁老师还为希望之星小记者团创作了团歌。为了梦想,2001年翁老师辞去《东楚晚报》编辑职务,只身前往央视,成为45岁的“高龄北漂”。几年前,他再一次从央视辞职,成为一名专职编剧,潜心于自己的文学创作梦想。小记者大编剧相聚海观山挹江亭,共话梦想与坚持的故事。
中年犹有人生梦
踏平坎坷向京华
有色中学七(3)班希望之星小记者占雨婷
“学习成才,用功是一方面,用心则是另一方面。对学习的一种爱,是一种热爱,是一种心情。每天要让自己活在兴奋中,这个兴奋指的是为了目标奋斗时的兴奋,而不是傻乎乎的玩。”这便是我与翁老师谈话时记忆最深刻的。
让我为之一振的是翁老师45岁才开始北漂,我问他:“您45岁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时,心里有过纠结吗?”“纠结是很小的,因为中央电视台是一个很大的,能够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我在黄石《东楚晚报》工作时,很用心,很认真。我不会使用电脑,不会使用网络,可是我依旧努力地、认真地、加倍地去完成我该完成的事情。能够在央视从事文字工作,我也很刻苦,我曾经把《新华字典》中每一个字,都造了四个句子,这是我的努力。”听完我被震撼了,北漂对于一个二三十岁的小伙子来说,一没有负担,二不用怕苦,而翁老师45岁时选择放弃安逸的工作和生活,为梦想努力,
这不光是一种勇气,还是一种毅力。他被下放的那八年,每天都要干农活。每天晚上睡觉时,身上的骨头都是酸疼的,但是他坚持了八年。有一次,翁老师背运上百斤重的石头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一路上,不少人投来怪异、鄙夷、嫌弃的目光。他说:“只要我努力,只要我还有勇气,我就一定能实现我心中的梦想,我就一定能比看不起我的人还要成功。”
他成功了,他创作的40集电视剧《我叫汪革革》正在黄石拍摄。同学们,我们也努力起来,鼓起勇气,去追逐我们的梦想吧!不要颓废,加油!
追逐生命的闪耀
大冶东岳中学七(15)班希望之星小记者 吴欣怡
周末,我们希望之星小记者团采访了黄石籍著名编剧翁德林老师。翁老师曾就职于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讲述》栏目,他创作的《大爱无痕》、《我的老公是省长》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
采访前,我们了解到翁老师是在45岁时从《东楚晚报》毅然辞职前往北京创业的,45岁的年纪,一个人舍弃家庭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做这个决定?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去翁老师那寻找答案。1956年出生的翁老师自幼爱好文学,从小他就怀揣着当文学家的梦想,拼命读书、写作练笔。机遇不期而至,2001年春天,经朋友推荐,翁老师辞去《东楚晚报》编辑的工作进了央视。作为一名新人,末位淘汰制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才能不掉队。与此同时,南北生活上的差异也让初来乍到的翁老师极不适应。煎熬中,半年过去了,他的努力获得了同事的肯定,领导的赞赏。
几年后,他又辞去了央视稳定的工作,闭门在家专心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哪怕家人不理解、不支持,他仍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对写作的热情坚持着!就算“遍体鳞伤”也不轻言放弃。几年下来,他创作了十几部影视作品,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采访完翁老师,我觉得很惭愧。是啊,从古至今,每个人都拥有梦想,但有多少人会为了实现梦想而奋力拼博?就说我自己吧,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小提琴演奏家。我缠着妈妈参加了小提琴兴趣班。刚开始,我每天坚持学琴练琴,后来,面对日复一日枯燥的指法训练、乏味的音阶练习,我逐渐忘记了最初的梦想,慢慢懒惰下来。直到六年级,我名正言顺地以毕业考试太紧张为由放弃了小提琴的学习。现在,小提琴和琴架上已经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如今,每当我听到电视里或者其他小朋友用小提琴拉出优美的曲调时,我就十分后悔,后悔当初的懒惰,没有吃苦的劲头,多可惜啊!
是啊!追逐梦想的途中会有许多的困难,但是请坚持下去吧!
灵感来自生活
英才小学 五(1)班希望之星小记者 周灿
早就听说《我叫汪革革》剧组在黄石开机了。这部剧对于宣传黄石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作为黄石人,我深感自豪。更让人高兴的是,该剧的编剧翁德林老师是土生土长的黄石人。星期六,我们希望之星小记者有幸采访到他。
翁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经历。20多年来,他靠着勤奋与汗水,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剧编剧。听了他的讲述,我羡慕又好奇,不禁发问:“翁老师,您写了那么多剧本,您的灵感来自于哪里呢?”他笑着回答:“灵感应该来源于生活。平常,只要遇到有意义的事,无论是报纸上的,看见别人做的,还是自己做的,我都会记下时间、人物、事件经过等。写作时,翻一翻记录本,就有了素材。其实,我写剧本不是靠什么灵感,是靠这些生活中的素材,把他们搬进故事中就可以了。 ”听了翁老师一席话,小记者们频频点头。灵感来自于生活,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何愁无话可写呢?
今后,我也要做一个像翁老师那样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去寻找灵感、记录灵感。在文学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进。
娱乐学习两不误
十六中七(7)班希望之星小记者祁唱
早就听说《我叫汪革革》剧组来黄石取景拍摄,但怎么也没想到能采访到这部剧的编剧——翁德林老师。
翁老师给了我们一些关于课余时间安排的建议:主次分明。我认为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身为学生的我们,主业还是学习,不能为了娱乐而丢了主业。就象一棵树,如果枝叶比主干还茂盛,那这棵树就不会长高。反之,如果说学成了书呆子,只有一根主干,那么这棵树也不会好看。所以说,我们要在发展主业时适当培养兴趣爱好,这样我们才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