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窗含旭日万道光 ——记葫芦岛市旭日门窗有

窗含旭日万道光 ——记葫芦岛市旭日门窗有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7.09 点击数:0

【报纸名称】:葫芦岛日报

【出版日期】2009.07.09

【版次】第1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本报记者刘宏古往今来,人居屋宇,门窗必不可少、至关重要。从前的窗,能遮风挡雨、通风透光就成,而人类社会行进到21世纪,窗的内涵丰富无比:保湿、节能、隔声、防盗、美观舒适,甚至智能化,不是业内人士,很难详知其中的无穷奥秘,技术日新月异,标准越来越高,对此,我市门窗行业领军人物——旭日门窗公司总经理李晓华感慨良多、感受颇深。

旭日东升,旭日门窗恰好就坐落在市区东部的连山区锦郊街道二台子,准确的叫法是:连山大街英塔路37号。如果你常走国道102线经过这里,路北厂门黑底金字“旭日门窗”,很容易嵌入你的记忆。

旭日门窗,果然如同初升的太阳,2000年入行起步,2007年立为主业,先后打造出石化医院门诊楼、市中心医院新大楼等一系列样板工程,在业内树起品牌、赢得口碑,事业一派生机,前景一片光明。

责任重于利润 技术源于人才

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属天经地义,也无可厚非。但是李晓华从业多年,深知门窗在建筑中的分量和对业主的影响,总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宁可少挣一点,也要确保工程质量。这已成为他恒常的经商之道,也是基于他的做人之道——厚道、大气,想得细、看得远。2008年8月的一天,李晓华顶着烈日来到莲花新苑施工现场。这是炼化总厂新建的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高档住宅小区,墙、窗节能完全符合部颁标准。旭日门窗在石化医院工程得到满意票之后顺利拿到了莲花新苑3/5窗安装份额,所以,身为总经理的李晓华十分珍视甲方的认可、市场的青睐,对施工质量盯得很紧,越是细微处越不放过。他从这个楼口转到那个楼口,查看这个窗口又看那个窗口。他顺手从窗台上拽过来一根准备安装的立框,发现型材一端的注胶不到位,顺势查下去,共查出15根。他知道,就这样对付用也可以,一般人也看不出来,将来却有可能导致渗水,给自己添麻烦,砸企业的牌子。他皱着眉头命令:把有问题的全部换掉。虽然换下来的截掉一部分还可挪作他用,但直接损失还是一万多元。事后调查问责,他痛心地辞掉了负有直接责任的那个技工给全员以警示。(下转第二版)图为旭日门窗公司总经理李晓华。韩阳摄

人物感言

在超越中回报用户

■李晓华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一花独放不是春,门窗市场的规范有序、整体提升,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旭日是年轻的门窗企业,几年来,我们本着“追求全新的技术、提供完善的服务、实现真诚的爱心、为葫芦岛门窗行业作贡献”的经营理念,满怀激情,心怀梦想,一路奋斗,一路成长,一路从风雨中走来。也正是依托这种精神,我们才不断地超越自我,顺利地完成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上接第一版)李晓华招人用人最看重的是敬业、认真的品质,然后就是技术含量。没有好的态度、好的技术,绝对做不出优质产品、优质工程,归根到底,人是关键因素,人才决定成败。从1995年就投身商海、一路打拼的李晓华对此深有感悟。他舍得投入招揽人才,如今,75人的员工队伍中有6名专业技术人员。

张铁,35岁,清瘦、精干,在本市、外地多家门窗企业历练过。从加入旭日门窗那一刻起,张铁是如鱼得水,李晓华是如虎添翼。业务平台方正,工作环境宽松,后顾之忧全解,张铁全身心投入工作,忙累并舒畅着,查资料、看图纸、做标书、谈项目,得心应手,工程师、造价员的专业功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且与时俱进。李晓华对他信赖、倚重加欣赏。

为了提高员工素质,打造过硬团队,李晓华不惜重金从沈阳聘请专业人士来厂进行生产技术、企业管理培训,每隔半年必搞一次。

给能者以用武之地,让有贡献者多得回报,李晓华充分利用分配杠杆调动积极性,工资动态调整,来时1个月试用,违规则走人。

以责任为理念,以人才为基础,以技术为依托,旭日门窗的牌子叫得越来越响。

每个环节都铭刻质量第一

时代的脚步从不停歇,门窗材质进步快、变化大。从木窗、钢窗到铝合金窗、塑钢窗,旭日门窗近年选用的是断热冷桥铝合金门窗,采用注胶工艺连成一体,角强度高,水密性好,全从鞍山购进。做成一扇窗,第一是型材,第二是玻璃,第三是五金件,旭日门窗完全定制秦皇岛耀华中空玻璃,开启五金件则特选意大利吉斯牌。一流的原材料为生产加工优质门窗创造了前提,产品质量从源头得到保证,并且一以贯之从不动摇。

手巧还需家什妙。加工门窗需要切割具、角码具、断面铣、组角机等一整套设备。在旭日门窗宽敞、明亮、整洁的生产车间里,原有一条国产生产线,去年4月,李晓华又投入73万元,购入先进的德国安美百事达成套生产线,使质量、工效更有保障。

有了一流的材料、先进的设备,加工制作便成为重中之重的关键一环。长于发现和琢磨的李晓华,给下料、组角、承接等每一道工序都明确了责任制并落实到人。上下道工序责权明晰,相互制约,不合格拒收。专职质检员随时随地监制,严格把关。办公室管理人员定期抽检。库管员终端验收,不达标干脆拒绝入库。而身为老总的李晓华则经常下车间、到现场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环环相扣的质量保证体系,贯穿的是旭日门窗企业文化理念:质量重如山,责任大于天。

市中心医院19层新大楼3000多平窗户安装项目,旭日门窗凭过硬的资质和信誉一举中标。从2008年3月进入施工现场,到11月底完全验收合格,包括延至今日的售后服务,一如从前,没接到一例质量投诉。李晓华率领他的团队,又打了一个漂亮仗,又完成一个样板工程,又竖起一座丰碑。有消息称,该楼已申报国家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得奖有望。不用说,其中自然包含着旭日门窗的杰出贡献。甲方比乙方还高兴,信任有加地把老楼窗改造项目又交给了旭日门窗。

占取先机,傲立市场前沿

走进旭日门窗公司四层高的办公楼,迎面可见一展板,上书八个大字:勇立潮头 敢为人先。显然这是一种企业精神,无疑也渗透着李晓华对市场的认知和开创事业的信念。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先舍后得。李晓华经商多年,对把握先机、立足前沿的道理很是认同。自2007年以来,全国性门窗行业展会从不曾错过,或亲自带队前往,或指派得力助手参加,花多少钱、费多少时间在所不惜,就是想通过这样的平台、窗口,开调视野,收集信息,更新观念,调整战略,站在行业前沿,掌握经营主动权,把企业做大做强。

2007年11月,上海国际门窗展盛大启幕,李晓华带领6名技术骨干来去双飞。在展会上,他们看展品,听讲座,与知名厂家工程师交流,其中德国旭格门窗系统代表国际顶尖水平,令他们大开眼界。回到家以后,他们认真梳理各种市场信息,结合本地、本厂实际,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实、完善。往往在这个时候,旭日门窗作为本地区行业领跑者,从观念到实力,都更有大家风范。

2009年3月,广州国际门窗展如期举行,张铁受命前往。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倾听一些理事、会员的讲解、推介,尽可能地发现新产品、新工艺,了解行业发展新动向、新趋势,主动把带去的技术难题亮给高层技术人员,寻求破解方案。南行归来,他更深切地领会了什么叫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李晓华经商办企把握市场,不但走出去,还请进来,请的还是行业明星大腕儿。今年6月17日,欧洲门窗协会会长、意大利65岁的布鲁诺罗斯维奇被李晓华请到了厂里。这位久负盛名的行业领军人物,做门窗开启五金件做了49年,在中国也有他的终端卖场。他饶有兴趣地考察了旭日门窗的生产线,和李晓华他们共同探讨五金件产销现状与前景,宾主同乐,但最受益的还是旭日门窗的上上下下。

现如今,技术更新快,市场变化快。旭日门窗在本市第一个使用断桥铝,而欧洲已开始流行新型高强度塑钢;旭日门窗新引进的这套德国设备正副差超过0.05毫米,设备就自动罢工不启动,原来那套老设备根本没法比;旭日门窗现在采用的密封胶条每吨2.4万元,而一般厂家使用的每吨才5000元;旭日门窗采用的意大利吉斯牌五金件可用10万次,而普通国产的只能用2万次……经济一体化,全球大市场,只有抢占先机,才能出手主动,只有站在前沿,才能立于不败。李晓华从不敢收缩开放的目光,也不会萎缩开创的劲头,今冬,他准备偕张铁赴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考察门窗业,以再展宏图。不难看出,李晓华和他的旭日门窗,仍是一副旭日东升、豪情激荡的姿态……

高楼万丈,广厦千间,旭日领军,前景光明!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