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杏林一生无悔
【副篇名】——记陶淑春教授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6.17
【版次】2大学 综合
【入库时间】20131020
【全文】
陶淑春,女,1970年毕业于学校中医系,1976年11月调入学校附属医院开始从事中医内科血液病专业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1992年至1995年任附属医院内六科主任,学术带头人,于1998年9月晋升为主任医师。
陶淑春毕业30多年来,在对血液病中的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断、抢救及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救治了大量的疑难病例,尤其擅长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研制出一系列治疗以上病症的有效方剂。尤其是通过大量的临床疗效观察,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活血化瘀法为治疗ITP的基本方法,根据唐容川的“干血内结,新血不生”理论,采用通因通用为法则,祛瘀生新、益气养血法。将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大黄蛰虫丸辨证应用,化裁成“紫癜冲剂”为治疗此病的主方。
陶淑春共主持和参与了《滋阴益气法“造血一号”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30例临床研究和机理探讨》等3项省教委课题,均获得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陶淑春还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了近20余篇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编写了《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手册》等专著。
(选摘自《名家荟萃》一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8月版)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