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贤名都品陶成风景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5.20
【版次】第A48版: 扬子旅游
【入库时间】20130710
【全文】
上图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储立之作品。
5月的宜兴,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作为陶瓷界的“盛会”,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日前吸引了来自全国9个省13个陶瓷产区的百余名大师聚首宜兴,宜兴陶瓷艺术展、陶瓷产业论坛……一道道艺术交流大餐吸引了中外游客。
陶瓷艺术展是彰显宜兴陶瓷产业发展成就的窗口,也是陶瓷艺术相互交流提升的一座桥梁。而旅游的融入,也令越来越多的宾客迷上了如诗如画的宜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陶艺节期间,宜兴就推出了“陶都之旅”专项旅游线:“以陶瓷陈列馆为起点,经均陶厂,紫砂工艺厂,洋渚陶瓷村或上袁紫砂村,经宜兴市展览馆,宜兴陶瓷商城为终点”。同时还推出了“阳羡游”旅游线,它将宜兴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连成一片。今年陶文化节期间,宜兴陶艺界的行家大师更是纷纷亮出自己的拿手之作展示交流,精彩纷呈。其中来自仁贤斋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储立之的精品力作,成为陶文化节上一道靓丽风景。
作为宜兴人,储立之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同年9月进南京艺术学院学习,后师从著名紫砂艺术教育家、七大老艺人之一的吴云根先生学习制壶技艺。储立之对紫砂艺术执着追求,长期的紫砂艺术实践,几十年的积淀,使他在紫砂艺术创作中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作品形式多样,涉及面广,无论砂艺造型及陶塑都十分注重题材的内涵,意境丰富。其壶艺作品古朴典雅、落落大方;造型线条简练、蕴有韵味;陶塑作品人体结构严谨、衣纹流畅飘逸,人物个性突出,力度超俗。陶文化节期间,到仁贤斋品陶赏壶者络绎不绝,储立之表示,陶文化在宜兴已有数千年发展历史,而驰名中外的紫砂壶则为宜兴所特有,繁荣的壶文化使宜兴有“世界制壶中心”之称。对宜兴来说,陶艺节只是一个平台或载体,真正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这座城市开放的姿态,深厚的文化家底,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以及开拓奋进的气魄。这些才是推动宜兴从陶的“古都”走向“名都”的真正引擎。陶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