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汤显祖文化节: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会
【作者】 徐文潇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4.20
【版次】第17版(旅游报17版)
【入库时间】
【全文】
□本报驻浙江记者徐文潇
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农办、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旅游局、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共遂昌县委、遂昌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1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4月8日至10日在仙县遂昌隆重举行。本届文化节共有开幕式、“班春劝农”典礼、“百名书画家走进仙县遂昌”创作活动、“南尖岩杯”百名摄影家聚焦仙县遂昌摄影采风活动、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高层论坛暨汤显祖与晚明文化学术研讨会、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交流恳谈会、农事体验活动等内容。
据遂昌县旅游局局长徐建林介绍,“汤显祖文化节”是遂昌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汤显祖文化,全方位挖掘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从而进一步促进产业富民、文化惠民,实现节庆文化常态化、传统文化产业化和群众文化职业化而举办的一项大型节庆活动。
“春鞭打响,春牛下田,春色满园……”眼下正逢春耕春种好时节。4月10日,遂昌举行“班春
劝农”典礼,重现400年前明代乡村的春日开耕场景。
据了解,“班春”指古代地方官颁布的督导农耕之政令。明代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在任遂昌知县期间,勤政惠民,春耕时节都要率衙役带着花酒和春鞭,举行“班春劝农”仪式,并奖励农桑,劝农勤作农事。由此,“劝农”成为每年春天县衙鼓励春耕生产的一项重要活动。时至今日,仍以农业作为主导产业的遂昌县,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班春劝农”典礼,以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农业。2010年该项活动还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典礼当日,当地20多个自然村上百位村民身着明代服饰,在敲锣打鼓声中,向“神农”祭献全猪、全羊、五谷贡品,并上香、跪拜祈求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在诵读祭文后,农民插花、赏酒、赠春鞭。随后一年春耕春种正式开始,村民下田扶犁耕地。
由于汤显祖在这里还写成了不朽作品《牡丹亭》,对遂昌县影响深远。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巨匠,在汤显祖文化节期间,还
举办了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高峰论坛暨汤显祖和晚明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英国、意大利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13名专家以及国内近60名专家共同探讨了东西方两大剧作大师的作品及其文化的异同。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同时代的东西方戏剧大师,在近400年后的今天,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联姻。4月10日当天,遂昌县与远道而来的英国莎士比亚出生地
基金会会长戴安娜·欧文女士,签下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未来进行定期文化互访,联合举办纪念研究汤显祖、莎士比亚的项目,促进两国不同戏剧和文化传统的跨文化交流。今年4月底,遂昌县政府还将与浙江昆剧团共赴莎士比亚出生地——英国斯特拉夫德市,参加莎士比亚文化节活动。2016年,双方将在两地共同举办莎士比亚、汤显祖诞辰400周年文化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