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安沈昳丽大写汤显祖之“侠”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01.01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凝结汤显祖一生思想和文学成就的“临川四梦”从未在舞台上有过全貌呈现。昨晚,作为上海昆剧团团庆30周年的收官之作,上昆跨年推出的“临川四梦”之《紫钗记》在东方艺术中心首演。岳美缇、张静娴的两位得意门生黎安和沈昳丽联袂主演,一颦一笑描画出汤显祖的侠义之梦。此前一周,上昆的印象版《南柯记》、经典版《邯郸梦》、菁萃版《牡丹亭》已先后上演——可以说是“临川四梦”这一文学巨著的首度齐演。
早报记者 潘妤
历代评论家认为,汤显祖“临川四梦”中,“《邯郸梦》,仙也;《南柯记》,佛也;《牡丹亭》,情也;《紫钗记》,侠也。”而《紫钗记》通过李益、霍小玉、黄衫客、鲍四娘四人的行为,一笔一画写出了一个大写的“侠”字,实际上也是汤显祖心中真正的“梦”。
昨晚的东方艺术中心因为昆剧而装点得别样古典喜庆,作为上海昆剧团30周年团庆系列活动以及“临川四梦”主题演出季的谢幕演出,偶像版《紫钗记》昨晚在此跨年首演,与此同时,上昆团庆的纪念画册也同时首发。在东方艺术中心的剧场大厅,京沪两地相关领导、戏剧界专家、艺术家与老少新旧戏迷同聚在闭幕酒会辞旧迎新,上海昆剧团的十位国宝级艺术家更是齐刷刷地坐成一排,为慕名赶来的来宾和观众签赠画册
《紫钗记》是关于霍小玉和李益悲欢离合的爱情传奇,也是汤显祖“至情理想”的又一经典。《紫钗记》曾被无数剧种搬演,但一直罕有完整的全剧演出。上昆此次全新整理改编的版本的最大特点就是用现代剧场艺术再现昆曲才子佳人剧。
全剧由上昆团长郭宇、老艺术家张铭荣导演,在完整保留了汤显祖《紫钗记》原作基础上,对昆剧艺术的舞台呈现进行了现代包装。全剧以男主角李益的男性视角切入,一别以往其他剧种,回归了作者对其人其事的定位,多面立体地烘托了李益对家国的责任心,对于纯美爱情的坚持与坚守,情深一往,有“男版杜丽娘”之感。上昆特邀了目前国内戏剧界最“大腕”的舞美设计之一黄楷夫,全剧的舞美和服饰极尽繁复华丽,灯光也极富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舞台的包装下,全剧的表演却十分传统,保留了昆剧表演原汁原味的韵味。观众喜爱的青年昆剧演员黎安、沈昳丽分别饰演男女主角李益和霍小玉,两人的表演珠联璧合,尽显昆剧生旦戏载歌载舞的特点和精华。尤其是全剧的音乐由昆剧作曲家周雪华根据清代《纳书楹曲谱》改编,唱段韵味十足。
上昆团长郭宇表示,2010年世博年恰是汤显祖460周年诞辰。届时,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演全“四梦”的剧团,上昆将为上海送上一张在国际大都市的舞台上进行古今对话的中外文化名片。
“玉茗风流四百年”,历史上,《紫钗记》保留下来能演出的仅有《折柳阳关》一折戏。这次排演,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再解读再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