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棠,被“神童”所累的作家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8.09
【版次】第06版(特稿)
【入库时间】20130930
【全文】
刘绍棠致本文作者书简
萧宜
刘绍棠与我同庚,他1936年2月29日出生,我写信告诉他,我也是1936年生,诞日是阴历正月十五。他接信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他一直以为我“是一位年轻的同志”。他还告诉我,1936年阳历是闰年,二月份有二十九天,阴历闰二月,有两个二月,他生于前二月初七,阳历便是2月29日,我则是2月7日,我比他大二十二天,所以他直说这是“奇缘”。
绍棠是北京通县儒林村人,是个早慧的人,1949年就开始发表作品。
1951年,他读初中二,给北京《新民报》文艺副刊“萌芽”投了一篇稿,引起编辑、诗人晏明的关注。晏明约他到报社相见,给以热情鼓励。以后,绍棠成了“萌芽”副刊的基本作者,时称神童,始作俑者晏明,并不是他自封。谁知到了1957年,竟成了他划右罪名之一。绍棠不知是谁把“神童”这顶纸糊的桂冠戴在他头上的,直到三十二年后晏明的《神童作家刘绍棠》一文在《文汇报》“笔会”发表,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当年在首都剧场的批右大会上,郭沫若引用民谚,说“十岁的神童,二十岁的才子,三十岁的庸人,四十岁的老而不死”。他引以自嘲:“我的大半生的遭遇,真被郭老言中了。从二十一岁划右到四十三岁‘改正’,我回乡务农,体力和技能不如一个小脚放足的老太太,货真价实是个庸人。四十三岁‘改正’之后,拼命干了九年,五十二岁中风病倒,但并未病故,正是老而不死。”
他中风,是1988年8月5日的事。我的初次约稿信到之时,恰是他风瘫之日。他说他身残了,但手还能自如写字。一年多后,他便开始给我写稿,第一篇就是《坐家》,谈他的病和半生遭际。
刘绍棠一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创作甚丰。计有长篇小说《地火》、《春草》、《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敬柳亭说书》、《这个年月》、《十步香草》、《野婚》、《水边人的哀乐故事》、《孤村》等十一部,中篇小说《运河的浆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小荷才露尖尖角》、《烟村四五家》、《黄花闺女池塘》、《花街》等七部,短篇小说《青枝绿叶》、《蛾眉》两部。另有《乡土与创作》、《我的创作生涯》、《乡土文学四十年》、《蝈笼絮语》、《如是我人》等散文短论集八部。
- 1、刘绍棠研究资料 作者:张振声,杨树茂,刘瑞轩,吴三元 年份:暂无
- 2、大运河之子刘绍棠 作者:郑恩波 年份:暂无
- 3、论优秀的社会主义作家刘绍棠 作者:翁扬 年份:2002
- 4、民俗文化视阈下的刘绍棠乡土小说 作者:许佳佳 年份:暂无
- 5、异曲同调的田园牧歌:汪曾祺与刘绍棠小说创作比较 作者:朱妍妍 年份:暂无
- 6、刘绍棠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作者:张妙文 年份: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