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面对金钱当“三想” ◎刘绍堂

面对金钱当“三想” ◎刘绍堂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1.3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潍坊日报

【出版日期】2011.01.30

【版次】第03版 (理论)

【入库时间】20110412

【全文】

春节将至,这是一个和金钱打交道的高峰期。多数人正当用钱,他们用积攒的血汗钱购年货、孝父母、给孩子压岁钱,以钱买年味、趣味、人情味,有的行善者还用自己的钱做好事、帮弱者助难者,这高尚的行为更值得赞扬和倡导。然而,也有另类不正当和钱打交道者,一些行贿者为达到个人目的,以年节礼尚往来为幌子,变着花样用重金贿赂当权者,而个别以权谋私者也将年节看作发财的良机,变着法儿将大把的钞票装进自己的腰包里。

在金钱面前,每位正直的人,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干部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金钱作为一种价值符号,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可它也是把双刃剑,能帮人办成好事美事,也能把人引到邪路上去。人们追求金钱无可厚非,但获得金钱应当取之有道。有句俗话说得好:“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中,金钱却能把人带进坟墓里”。成克杰、胡长清一类贪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由于迷恋金钱,私欲膨胀,而产生了非分之想,最终却因对金钱取之无道,而让金钱把自己埋葬。所以说,在金钱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少一些自私自利之念,多一些克己为公之心,才能在轻松自在中感受金钱带来的幸福快乐。

党员、干部,特别是手握重权的领导者,面对金钱应该做到“三想”:一是见钱想党性,不违原则。以上不负党、下不愧民、内不愧心、外不愧人的做人品格,对以违背党性原则为代价的钱财坚决不收不拿。二是见钱想廉政,不损形象。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守为官之德,自觉做到拒腐蚀永不沾,任何时候都能自觉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三是见钱想后果,不陷深渊。实践证实,拿了来路不正的钱不会有好的结果,暴露后轻则受处分重则坐监牢,还有为钱丢掉性命的,甚至暴露前自己也因做了亏心事而心存不安。“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谁“心存侥幸”必然导致溃堤之危,最终逃不出法律的严惩,弄得在政治上身败名裂,在经济上倾家荡产,在家庭上妻离子散。

金钱面前当“三想”,警钟长鸣严律己。不断提高自制力,增强免疫力,从而培养和保持廉洁自律的人格力量,以德服人,以廉树威,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经得起群众的公论,经得起党性和良心的审视,你就是一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公仆。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