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全球航空业持续低迷——刘绍勇:东航爬升

全球航空业持续低迷——刘绍勇:东航爬升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6.1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天津工人报

【出版日期】2012.06.11

【版次】03版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

 

三年前,将手表指针拨快了十分钟的东航高管们,并没有因为东航的“起死回生”而调回正常时间。对他们而言,现在不过是重新回到了跑道,想要追上前面的对手,惟有更快。

根据东方航空2011年年报显示,其营收893.7亿元,同比增长12.03%;净利润48.9亿元,同比下降9.18%。同期,中国国航营收971.4亿元,同比增长19.98%;净利润74.8亿元,同比下降38.75%。南方航空营收927亿元,同比增长19.18%;净利润50.8亿元,同比下降12.58%。

经历了2008年138亿元巨亏之后,作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东航集团)主要资产的东方航空2009~2011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8亿元,虽未覆盖之前的亏损,但也没有被对手拉下多远,保持住了与国航、南航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当初,刘绍勇对东航员工讲,第一年(2009年)要“活过来”,第二年要“站起来”,第三年要“跑起来”。“活过来、站起来”是为“跑起来”,“跑起来”不是目的,是为了追赶、为了超越。三年前被视为“救火队长”的刘绍勇,现在基本兑现了诺言。

或许是有些累了,端坐在记者面前,西装笔挺的刘绍勇轻轻拉开了领带结,但很快又系了回去。这位东航集团的总舵手显然很清楚,东航依然不够强壮。

“我们的资产负债率是三大航里最高的,负债率高就意味着我们的财务费用比他们多很多。我们的净资产比国航少300个亿,比南航少200个亿,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我们如果拿同等的净资产存银行,一年光存款利息就相差十几个亿。”刘绍勇很喜欢用数字来说明问题,“我们把手表拨快十分钟,用这种行为来正视我们的落后,但我们绝不甘落后。”

不过,接下来的竞争恐怕更残酷。全球经济的震荡,中国经济的放缓,给对经济形势最为敏感的民航业带来了明显的影响。

如上述的国内三大航空公司的数据显示,尽管营收规模仍在放大,但三家公司2011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却都呈现下滑的态势。而今年一季度,东方航空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降幅高达73.68%,中国国航和南方航空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也分别大降了85.7%和74.19%。

国际民航市场更是一片惨淡。Airlines forAmerica(A4A)5月9日表示,已有10家美国航空公司公布第一季度运营净利润为-5.2%,合计净亏损17.3亿美元,比去年同季,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而近日,德国汉莎航空也报出了一季度净亏损3.81亿欧元,让业界更加黯然。一则预言是,2012年全球航空公司将亏损85亿美元。

2010年以前的十几年中,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增长速度保持在二位数以上,均高于GDP。但在度过了“最后的好日子”后,这一数字在2011年则变成了6.5%,低于GDP的9.2%。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民航业正遭遇一个“非常不好的拐点”。

航油价格上涨、商务旅客减少、汇兑收益减少、货运困难重重、高铁冲击明显,在向记者解释东航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率骤减时,东航集团党组书记、东航股份公司总经理马须伦将下降的主因归为上述五点。

“今年一季度,航油价格比去年每吨上涨了1000多块,这就增加了11个亿的成本;虽然国内国际旅客的总人数没有减少,但受欧美经济影响,含金量高的商务旅客有所减少,货运经营压力也在增大;去年航空公司的盈收中,有一部分是汇兑收益,但今年人民币升值放缓,这部分甚至变成负数;还有一个就是高铁开通以后,我们总共有11条航线受到影响,票价下降了10%,旅客数量下降了1.8%。”

对于正在恢复元气,继续咬牙前行的东航来说,这似乎更加不利。“民航市场,任何时候都是大浪淘沙。水淹到脖子的时候,就要比谁能多一口气。也意味着你的内部改革和战略调整要更符合市场的方向,当大家都发展得不好的时候,你要发展得稍微好一点。”东航内部人士说,现在的东航已经进入了状态。严睿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