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论富二代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7.10
【版次】第47版(三评周刊)
【入库时间】20121020
【全文】
闲来翻书,不经意间又读到王安石写的《金陵怀古》。这是他以金陵的兴亡历史为题材所作的四首七律,其中第一首就着实让人感慨万端,前四句这样写道:“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金陵即今天的南京市,是六朝古都之所在。作为北宋时期力倡变法图治,主张“改易更革”的王安石,其写作此诗的目的,绝非简单地“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怀古而思今,借助盛衰兴亡的朝政更替讽喻那些只顾奢靡逸乐的“富二代”。
历经沙场征战,千辛万苦取得“二江”并创立基业的“霸祖”,按照现在时兴的称谓,应该叫“富一代”,他们那“多以百城降”的不肖“子孙”,自然就是“富二代”了。在王安石看来,这些“富二代”之所以会相继败亡甚至丢掉性命,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继承祖辈或父辈创立的豪华基业以后,日趋安逸享乐,最终于骄奢淫逸中埋下灭亡之祸根。据史料记载,金陵六朝的“富二代”们都是些荒淫奢靡竞逐豪华的主儿。当年杜牧夜泊秦淮河时,隔江听到歌女唱着陈后主谱写的《玉树后庭花》遗曲,便联想到那淫靡之音终于使其成为亡国之君的事实,于是杜牧便写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
追昔抚今,当我们把目光再投向当今的“富二代”,不是同样令人感慨多多?尽管由于时代和背景的差异,今天的“富二代”与王安石眼中的“富二代”已不能相提并论,但存在于现今部分“富二代”当中的学而不成靠花钱保送、坐享荣华任性骄纵、痴迷“拼爹游戏”、热衷夸富斗胜等不良现象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富二代”现象不单纯是家族的事情,也不单纯是经济的事情。如果我们都能够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以王安石这首“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诗为鉴,那么历史的悲剧就一定不会在我们年轻的“富二代”身上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