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荟 设计桂林“国家名片”第一人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12.30
【版次】第08版 (60年60人)
【入库时间】20110412
【全文】
图片由刘绍荟提供
推荐理由:他是驰名中外的画家,是“云南现代重彩画派”的创始人之一。艺术上的造诣,让他赢得了设计第二套桂林地方邮票的机会,他也因此成为了设计桂林“国家名片”的第一人。
推荐单位(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绍荟的老家在湖南省长沙市,但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一个桂林人。因为这片土地让他钟情,让他的艺术生命茁长,他也用自己最辉煌的半生来繁荣桂林的美术事业,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70岁的刘绍荟成名很早。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云南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的他,就和几位同道共创了享誉海内外的“云南现代重彩画派”。他的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并获奖,还远赴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等展出。
1985年,刘绍荟应邀来到桂林,随后调入桂林地区教育学院(现名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
当时学校美术专业刚刚起步,条件很差。“我来的时候,美术班只有6个学生。”刘绍荟回忆。种种困难,却激起了刘绍荟“创业”的决心。
20多年里,当他的同道丁绍光、蒋铁峰等在美国大红大紫、甚至在全球名声大噪的时候,刘绍荟却在学校默默地经营着美术教育事业,实现自己“艺术兴学”的理想。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当初只有6个学生的美术班,如今已成为拥有七八百名学生的美术系。
除了桃李满天下,刘绍荟最自豪的就是为灵渠设计了一套邮票。
1997年初夏,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邮电部特批发行一套广西地方题材特种邮票,最终选题定为——— 灵渠。包括刘绍荟在内的4名画家承担了创作邮票图稿的任务。
为此,刘绍荟专程到兴安县住了一个星期,走访灵渠研究专家,从不同角度拍摄了灵渠的图片,苦寻创作灵感。前前后后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刘绍荟设计三枚邮票图稿《灵渠·大小天平及铧嘴》、《陡门》和《秦堤》脱颖而出,全部入选。
■记者龚亮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