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玉让学校变得像家一样温暖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4.23
【版次】第(A32)版(人物)
【入库时间】20130430
【全文】
永靖中心学校的老师们正在认真备课都市时报记者 郎晓伟
马街大渔中心学校张峰分校的老师缪燕,曾在永靖中心学校支教。在她看来,永靖中心学校和城区学校最大的不同在于除了开展“三个一工程”之外,刘绍玉非常注重对新老师的培养,也特别重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注重培养新教师综合能力的刘校长
不论是棕树营小学的老师还是马街大渔中心学校的老师,对刘绍玉的印象并不只停留在“三个一工程”开展得好这方面。每到西山区招聘新教师时,他们几乎每年都能看到刘绍玉前往招聘会现场,主动向应聘学生介绍永靖中心学校。
由于永靖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工作之外,这里的生活单调乏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们的情感和婚姻生活。永靖中心学校及其分校自然不是新教师们热衷选择的学校。不少老师在永靖中心学校工作几年后,为了家庭或个人前程,也都先后调离永靖中心学校。为此,刘绍玉几乎每年都会迎接新教师,这当中包括支教老师和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
2011年3月,来自马街大渔中心学校的缪燕老师前往永靖中心学校支教。由于缪燕老师在城区小学工作时间较长,经验丰富,到达永靖后,她不仅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还负责该校对新老师的教研工作。
初到永靖她便注意到,刘校长非常敬业。中心学校从学前班到六年级的200多名孩子,她几乎都叫得出名字来。每到吃饭时间,全体老师都会到食堂里帮学生打饭,并且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规范。“对平时忙于教学和管理的校长来说,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说明她的工作是非常用心的。”缪燕说。
尽管永靖中心学校的老师流动性较大,但刘绍玉校长从未放弃过对新教师的培养,每次上教研课,她都会让全校老师集中听课。安排新老师负责值周工作,刻意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缪燕觉得,这是刘绍玉培养教师的一大特点。
“每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都来听课了,每个班的学生就开始上自习,但一个上午的教研课上下来后,各个班级都非常安静。可见,永靖中心学校平时对学生的常规教育抓得非常好。”缪燕说。
为了锻炼新老师的综合能力,刘校长还利用学校的值周制度,让每个新老师轮流负责学校的一部分行政工作,培养老师的综合能力。“学校遇到的一部分问题都要由值周老师负责处理。比如课间操由值周老师指导,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了,值周老师要处理;学生突然生病了,值周老师也要负责带学生看病等。”
让老师之间亲切如家人的刘校长
老师之间相处,像一家人一样亲切。这是缪燕感受到的永靖中心学校与城区小学的不同之处。由于该校地处偏远,又是寄宿制学校,教师也和学生一样,每周五天都留在学校里。老师们在一起办公,一起去养殖、种植基地劳动,下班也同在一个学校生活。这让老师之间的关系,自然要比城区小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亲近许多。
而刘校长,只要不谈工作,就像个知心大姐一样,操心老师们的生活问题。在缪燕支教的一个学期里,学校发生了三件事,让她感到非常温暖。
一次是该校一名老师的老家失火,房屋最终被大火烧毁。为了解决这位老师的燃眉之急,刘校长号召全校老师向受灾老师捐款。第二次是该校一位老师的父母不幸在车祸中遇难,刘校长也动员学校老师捐款,并慰问了这名老师。第三次是一位年轻教师的外婆去世,刘校长也同样发动教师为其捐款。
要让学校的工作运转得好,教得好学生,首先就要稳定好教师队伍。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刘绍玉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熟悉刘绍玉一家的张利华老师回忆:即便是周末,学校也得有人留守。在学校值班的保安要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等手续才能上岗,因此几乎难以聘用到附近村民。而每月一千余元的工资,又有哪个保安公司愿意派人到校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留校值守的工作都落到了老师身上。
为了让年轻老师能够做自己的事情,刘绍玉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来。虽然她的老家也在永靖,但从学校到她老家也有五六公里的山路。刘绍玉没有汽车,骑车或走路回老家的时间和坐车去团结民族中学看望他爱人的时间相近。何况一个女老师,独自走路或骑自行车回老家是多么的不便。
永靖中心学校墙壁上有教育意义的近10幅彩绘,也是刘绍玉为增强校园文化,主动邀请张利华和另外两名外校美术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完成的。
“永靖的老师精神凝聚力很强,老师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而刘校长为人朴实,真心实意地关爱学生。”缪燕说。
独具创新精神的刘校长
“热情、朴实、大方、风趣、亲近”是刘绍玉留给众多老师们的印象。而马街大渔中心学校刘丽萍校长认为,刘绍玉有四个方面做得比很多校长都优秀。一是注重培养新教师。作为校长,并没有因为教师流动性大而放松对新教师的业务培养。而是让所有教师都统一听教研课程,就能看出他对教师要求严格。而关心每一个老师的成长,也就更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充满爱心。我作为新上任的校长,很多管理工作都要向老校长们请教。每次请教刘校长问题,她都是认真回答,还给我各种建议。三是她是一个很负责的校长。虽然永靖中心学校是山区小学,但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学习风气和文明礼貌习惯,都非常好。她还积极争取,辅助教学的“班班通”等电子信息化教育设备,在学校老师们的带动下,硬件条件都不断和城区学校缩小差距。在学校的软件条件上,她也积极将本校老师送到其他学校培训、学习,并利用电子教育设备,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四是她是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校长。在坚守山区20年的时间里,开展勤工俭学,解决好孩子们的吃饭问题,让学生吃得好,留得住,学得好,这本身就是一种创举。她所做的工作,就像是藏在深山里的好酒,现在向外界散发出了酒香。
声音
同行们眼中的刘绍玉
西山区大渔中心学校张峰分校李白萱:
我五六年前就听说过刘绍玉校长,当时是因为西山区组织了一次考试,她工作的永靖中心学校就取得了第一名。当时我很好奇,一个在山区里的学校,居然击败了那么多强劲的对手,摘得第一的桂冠,对她非常佩服。
后来我到了永靖中心学校,发现她们学校放学之后,学校的操场、过道都非常整洁,同学们都非常有秩序,特别讲礼貌。我们刚走进学校,马上就有小同学过来敬礼,喊老师好。可见老师们平时的教学水平。
在和刘绍玉校长的交谈中我发现她非常能干。上课、养猪,甚至她还经常拿起大锅铲,给她的学生炒菜,尤其是她的咸菜做得特别好。
她非常敬业,很随和,完全没有领导的架子,非常开朗。多困难的事,她做起来也是举重若轻。她对学校的发展很有想法,很有创新精神,这点非常难得。
西山区大渔中心学校张峰分校胡萍:
我是从你们的报道中了解到刘绍玉校长事迹的,看了之后对我触动很大。通过勤工俭学,最终达到学生的食宿都是免费的,她为此付出了很多。
西山区大渔中心学校张峰分校徐立晶老师:
看了你们的报道,才知道她带领学校的师生种植蔬菜,养殖牲畜。最终学生们吃到了免费的饭菜,非常了不起。
让同学们亲自在校园里种植和养殖,这是非常难得的生活体验,将来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代曾经亲自在学校里面种过菜,养过猪,那将是一段多么美好的真切回忆!她给了很多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们的报道在传递正能量。
西山区大渔中心学校张峰分校王云霞:
我认识刘绍玉校长是在我们招聘的新老师的时候。当时我们都是坐在凳子上等着师范毕业生报名,而刘绍玉校长则是跑出去,很热情地招呼:“来我们这里吧!来我们这里吧!”非常详细地向老师们介绍自己学校的情况。
她乐观、热情,充满正能量,也会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她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像她一样坚持传递爱,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西山区大渔中心学校张峰分校张国庆:
以前我在马街小学时,老师们到永靖小学开展送课下乡活动。看得出刘校长很懂教学,因为这名女老师,是学校里优秀的数学老师。上完课后,刘校长就想着把这个老师挖到永靖去,看得出她对学校的教学工作非常负责。
寄宿制学校老师付出的劳动,是普通小学难以想象的。如果校长没有好的制度安排,学校就不容易顺利运转。老师的责任、付出的努力和爱心,都是普通学校教师的两倍以上!
西山区棕树营小学栗亚莉:
看了《都市时报》的报道,让我感觉特别的亲切。在我眼里,刘绍玉校长就是一个非常率真,令人钦佩、感动的人。
我曾经在培训的时候认识一个永靖中心学校的老师。我们聊天的时候,提到他们学校的状况,他曾和我说过一段令我特别感动的话:“连校长都在坚守着,我条件再差也要坚持下去的!”
我几次参与招聘新老师的工作,都遇到了刘绍玉校长。我们曾开玩笑地问她:“怎么你每年都来招老师啊?”她一本正经地对我们说:“我的老师都走了,必须补充啊,否则我的孩子都没有人教了。”
西山区棕树营小学洪郡遥:
我曾经随着我们的“送教下乡”活动去过永靖中心学校,刚到学校我就感觉到,他们学校的老师太能干了。不仅要负责教书,还要给孩子们打饭,管理寄宿的同学,还要经营他们6.8亩的自留地,居然还把一切做得井井有条。
我读你们的报道的时候,最感动的就是看到有一次开学,有一个学生一个多星期都没来上课,她就去家访,发现那家人只有一床被褥,她明白了这个学生没有去上课的原因。为了实现永靖中心学校学生,她坚持了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