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英我要为底层草根说话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3.26
【版次】第A04版:专版
【入库时间】20130410
【全文】
“第一次当上全国人大代表,我深知,那一张张选票,都是一份深深的信任和一份无言的嘱托,我真的一刻也不敢懈怠。”3月25日下午3时,记者在市电业局与全国人大代表刘绍英相约准时见面,她第一句话就让人感觉到,这位从基层走出来的工人代表,始终保持着普通工人的本色。“我当代表,就是要为底层草根说话,为人民群众鼓与呼。”
刘绍英出生在澧水河畔一个农民家庭,起初在津市电力局做抄表工。在工作之余,她笔耕不辍,自2003年以来,在各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万字左右,并被多家选刊转载,先后出版发行了散文集《苇叶青青》、《触摸》和长篇小说《河上的家族》三部个人文学专著。其中《触摸》、长篇小说《河上的家族》,分别获得了丁玲文学奖。
2007年,刘绍英当选为津市市第五届政协委员,2008年,当选为湖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2013年,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当委员和代表期间,她经常深入调研,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履行委员和代表职责,对省委、省政府写出了15件高质量的建议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的得到了办理,有的被列入了十二五规划。
“3月2日,我们到达北京后,我把两会前的建议经过认真的整理和完善,然后提交到会议上。我提交了四个建议,分别是《关于加大特高压电力建设的建议》、《关于提高稿酬个税起征点的建议》、《关于加快毛里湖湿地生态项目试点的建议》、《关于增加城乡道路安全设施的建议》。其中,《关于提高稿酬个税起征点的建议》,得到了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适时的高度关注,他当即要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与我沟通,并称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表态会想办法尽快解决。”
刘绍英告诉记者,在长达半个月的会议期间,她把每天的经历和感受,都通过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笔记达2万字左右。
在“两会”期间,有些话题也让她难忘,深化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建设美丽中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等热点话题,这些话题,折射着中国发展的新走向,也奏响了保障改善民生的最强音。
她对这次会议最深刻的感受是,看到很多的新老代表的发言,她感觉到了与别人的差距和不足,觉得自己应该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学习,深入调研,了解民意,认真思考,再次在两会上提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建议案,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代表。
最令她难忘的是,习总书记在人大会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到的“中国梦”,他说,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出彩,很朴实,很真切。真是让人感动。那一系列人情味浓厚的朴实言语,更是表露了新一届国家和政府致力改革的实干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