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画派”创始人之一刘绍荟(下)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04.10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云南画派”创始人之一刘绍荟(下)
刘绍荟是“云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是驰名中外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并获奖,还远赴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等展出。刘绍荟替云南人民出版社、漓江出版社等10多家出版社设计封面插图达200余种,并多次获奖。其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火童》担任美术总设计,该片一举夺得1984年金鸡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及日本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作品入选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美展。
刘绍荟的作品,展现的是线的张力和由此而延伸出的阳刚之气,刘绍荟将青铜器的“狞厉之美”和中国民间古朴浑厚的装饰艺术传统相融合,并提升出西方现代艺术大师保罗·克利自由而充满童趣的线条中的内在精神,形成色彩、肌理交织、线面结合的视觉冲击力,赋予自然以神奇的魅力。
他的《远古的回忆》,于斑斑点点的一片混沌中走进苍茫的原始森林,感受参天大树的浩然之气,在《召树屯交响曲》中接受《阿尔卑斯·雪》的洗礼。5米白描长卷《叠彩远眺图》是他1985年初到桂林的激情之作,气象万千,赏心悦目。流动线条组合成的生命节奏和韵律,是天地大美的境界,雄浑激越而又变幻迷离,展现出山水的魂魄和人之精灵。这里有敦煌飞天与桂林山水组合成的壁画设计稿,有两江四湖美丽的景象,有民间剪纸所洋溢出的喜庆画面等等,每幅作品都用文字形成了一个创作方案,超越自我,最大限度地激活自身的潜能,是画家营构的境界,实现的升华。
商报记者 刘妮丽
|评|论|
我不知道绍荟是否悄悄地在写诗,从他全部美术活动(包括文学著作)中贯穿着对诗境的渴求而言,他是诗人,广义的诗人。正在日日夜夜拓宽无声诗的疆域。
绍荟的艺术生命播种于三湘,孕育于京华,成长于云南,异峰突起于桂林。
他是奔向21世纪的现代人,他善于在艰苦环境中把握时间,建树精神,更新旧我。把触觉的毛根,扎向深层泥土,跳出师长篱笆与守旧炫新的陷阱,虚心吸收周围人物(也包括后辈)的优点。
作画大则数丈,小而径寸,以至题花插图,或一挥而就,或踯躅逾旬,或披月漫步,或挑灯苦读,或听友人絮语,或面壁忘言。思之既熟,墨潮滔滔,不能自休,务期元气淋漓。
心入铪中,神游天外。从感情与形象出发,把理念按进深层的潜流,在作者、欣赏者之间架起立体交叉桥。彼此同甘苦、济有无、超得失,会心而笑。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学家 柯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