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汤显祖的硬气想到的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3.13
【版次】第04版(专版)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提起汤显祖,许多人知道他是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其《牡丹亭》被世人传唱数百年。殊不知,汤显祖还是一位在官场上品节高尚之人。汤显祖有一律己准则谓之“四香”:“不乱财,手香;不淫色,体香;不诳讼,口香;不嫉害,心香。”
汤显祖14岁便补了县诸生,21岁中了举人。按他的才学,在仕途上本可望拾青紫如草芥了。但是,以“四香”为律己原则的他,仕途之路并不平坦。万历五年、八年两次会试,当朝首辅张居正要安排他的几个儿子取中进士,为遮掩世人耳目,又想找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作陪衬。他打听到海内最有名望的举人无过于汤显祖和沈某等人,就派了自己的叔父去笼络他们。声言只要肯同宰相合作,就许汤显祖等中在头几名。以宰相之威势,加以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诱惑,沈某等出卖了自己,果然中了高科;但汤显祖却洁身自好,一无所动。他虽然并不反对张居正的政治改革,但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憎恶这种腐败的风气,因而先后两次都拒绝了招揽。
万历十九年(1591),汤显祖在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的任上,上了一篇《论辅臣科臣疏》,严词弹劾首辅申时行和科臣杨文举、胡汝宁,揭露他们窃盗威柄、贪赃枉法、刻掠饥民的罪行。疏文一出即遭贬。后来在浙江遂昌县当知县时,汤显祖眼见朝政臣僚荒淫腐化,对百姓敲骨吸髓,同样直言上疏,一无所畏。其一身硬气的操守,得到世人称赞。
汤显祖的硬气放在今天,就是我们在工作中要敢于碰硬、不怕吃亏、求真务实。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要碰硬、不怕吃亏、求真务实的工作。纪检监察干部会经常查办案件,而查办案件都非易事,如果没有一种吃苦的精神,没有一股拼命的劲头,案件是无法查清的,没有敢于碰硬、不怕吃亏、求真务实的作风,案件也是查不好的。
同时,这种硬气还表现在自身上。正所谓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只有自身正才能正人,只有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水平过硬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做到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要做到品行端、胸怀宽、守规矩、善待人。所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自身建设尤为必要,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