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汤显祖与江西戏曲文化生态

汤显祖与江西戏曲文化生态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6.02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江西日报

【出版日期】2010.06.02

【版次】第C02版 (城事)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汤显祖对中国戏剧的贡献,被人一再提起的是其光耀梨园的“临川四梦”,他创作上的卓越成就,或多或少地遮掩了他的理论和文化光辉。毫无疑问,汤翁的创作,他的戏曲本体论、创作论、功能论和戏曲史观,更有他影响时代风气的思想和人格,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

生态的概念虽然发端于久远,但在今天几乎是历史必然地成为“摩登”。值得指出的是,它肯定不仅仅是对自然或生存环境的指称或期许,也应该包括文化等更广泛的领域。对文化生态而言,它的本真性、原态性、人文性才是对“生态”的深层把握。戏曲生态亦作如是观。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牡丹亭记题词》的这段宣叙调式的文字,是汤学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我们或许可能在推崇其历史价值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它对今天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情至论”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始终把对人的关注、对人类心灵和精神的关注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乃是艺术创作的真正旨归。“歌诗合为时而作”,对时代脚步的追踪不能等同于对现实的新闻式的描摹,而应该以敏感的艺术的笔触探拨现实中人的心灵。江西新时期戏剧从《山歌情》到《榨油坊风情》,从《远山》、《古井巷》到《快乐标兵》,正是以对民族心路历程和观念嬗变的深刻揭示,成为反映时代的力作。在这里,对人的关注、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关注,取代了对形势、对政策的简单图解。这是江西戏曲文化良好生态的一个鲜明表征。

汤翁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写道:“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一勾栏之上,几色目之中,无不纤徐焕眩,顿挫徘徊。恍然如见千秋之人,发梦中之事。”上述文字阐明了歌台舞榭所展示的天地神鬼、人物命运及世事更迭,都是通过“几色目”(几个角色)“生”出来的。在这里,不但强调了一度、二度创作的重要性,而且凸显了观众作为三度创作、调动生活体验和审美联想共同创作艺术境界的重要性。这无疑是对戏曲创作论钓沉发幽的独特贡献,是对戏曲原态性的深刻阐发。

伟大的汤显祖对于戏曲生态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以上文字仅仅是笔者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课题,共同维护和建设江西戏曲文化的美好生态。

(作者系省文化厅副巡视员、艺术处处长)

任永新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