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与《牡丹亭》(下)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3.28
【版次】第29版:读书
【入库时间】20111020
【全文】
明朝王思任在《牡丹亭序》中说:“杜丽娘隽过言鸟,触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瘐,泉台可瞑,獠牙判发可狎而处;而‘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这道出了杜丽娘的性格特点。她为情人而死也要为情人而再生;为理想而牺牲,也要为理想而复活。她要求柳梦梅掘她的坟墓,让她复生。作者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为我们塑造了杜丽娘的形象。正如作者在《题辞》中说:“如丽娘者,乃可谓有情之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正是在这种积极的主观愿望和进步思想的驱使下,作者以奔放的热情和夸张的描写,呈现出柳梦梅、杜丽娘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杜丽娘复活后,并没有停止斗争。她与柳梦梅同往淮南,要求父母许婚。柳梦梅上书皇帝进行自辩,杜丽娘也积极申诉,终于使皇帝承认他们,得以夫妻团圆。《园驾》这场戏虽属传奇旧套路,但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杜丽娘夫妇的反抗精神,是对封建礼教的斗争胜利。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和特色还表现在作者将独特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抒情手法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戏剧场面和一幅又一幅亮丽画面。如在《惊梦》一出里,作者让杜丽娘在春光明媚的美景中,倾吐了一个多情少女的伤春感情: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响,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前一首细微而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美貌、含情脉脉、顾影自怜的少女的微妙心情;后一首则通过她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刻画了她苦闷的心情。作者把抒情、写景和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巧妙而成动地融合在一起。
《牡丹亭》的宾白既有北曲的泼辣激荡,又有南词的婉转清丽,仿佛抒情诗。因此《牡丹亭》与《西厢记》并称为“词曲?之最工者”。
《牡丹亭》对柳梦梅的塑造也是成功的。他富有才华,对爱情始终如一。他看到杜丽娘的画像和题诗,就被深深吸引。他敢于冒开棺被处死的危险;不畏艰险替杜丽娘探望父母;中了状元后,首先想到的是送信给杜丽娘;他还敢于在金殿上揭露和嘲笑位高权重的岳父。这些情节的描写,使柳梦梅与杜丽娘相互辉映,使他们的爱情迸发出更绚丽的光彩。
杜宝是封建家族制度的代表,他在婚姻问题上坚持门第观念,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女儿病后,他不管不顾,断送了女儿性命;女儿与柳梦梅的结合,更被他认定是败坏家风的做法。这些都表现了他的冷酷无情。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忠心耿耿的重臣,勤政爱民,大公无私。他的双重性暴露了封建道德体系的矛盾和腐败。
作者笔下的陈景良是一个迂腐、虚伪、自私的道学先生。在《闺垫》一出中,他的道学气得以完美展现,这暴露了封建社会一般知识分子的诸多弱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体现了作者反对封?礼教的民主精神。
在“临川四梦”中,《紫钗记》写于《牡丹亭》之前,内容是写小玉执着至死的爱情。《堕钗灯》、《怒撒金钱》几出,将翟小玉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之后《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出现作了引子。《南柯梦》写了淳于棼与瑶芳公主的爱情,将一切归结为虚空,表现了人生如梦的思想,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荒淫无耻。同时,全剧充满宗教概念的说教。《邯郸记》通过卢生在蚁穴世界里的遭遇,概括了大官僚的一生,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对官场的黑暗、科举的腐败、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作了深刻的揭露,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失望、彷徨和消沉。
文/孙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