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的徽州情结
【作者】 方任飞
【报纸名称】:
【关键词】 汤显祖 徽州 申时行 《牡丹亭》 吏部尚书 《罗密欧与朱丽叶》 张四维 《明史》 万历二十年 万历十九年
【出版日期】2003.05.28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亦即公元1598年,辛峰塔,一座雄伟的七层宝塔,在徽州休宁县榆村的水口山上矗立起来。这是时任光禄寺丞的休宁富商程爵对已去世两年的歙籍故相许国感恩戴德而建造的。也就在这一年,汤显祖的光辉剧作《牡丹亭》写成,无异于在徽州临川毗邻的抚州树立起一座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世人在为《牡丹亭》惊风雨泣鬼神的剧情震撼,为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感伤时,也许不知道,没有许国,就没有大剧作家汤显祖,也就没有《牡丹亭》,以及汤显祖与许国之间的恩恩怨怨。$$许国(1527~1596),歙县人,明代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隆庆六年任日讲官,为太子朱翊钧授课,兼司经局校书。与其他讲师不一样,许国经常表扬学生,因此深得太子朱翊钧的好感。朱翊钧即位后,改元万历。元年,许国升任右寿坊进右赞善,此后一步步青云直上,到万历九年,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许国奉旨主持会试,汤显祖以第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江西抚川临州县人。中进士后,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这年四月,内阁首辅张四维病死,由吏部尚书建极典大学士申时行继任。申时行(1535~1614),字汝默,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状元,是许国乡试的同窗好友。入仕以来,两人政见相合,一直维持着密切的关系。申时行向万历皇帝推荐许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的二辅。申时行执政,引起群臣的一片反对声。先是许国的歙县老乡、御史江东之等人联名上疏,接着吏部尚书杨巍也响应。这时,许国不能袖手旁观,于是,草成《乞辨邪正以消党比疏》,站出来为申时行辩护。这样一来,自己也成了众矢之的。御史陈性学率先弹劾许国,接着是许国的老部下、南京事中何可爱,随后是进士薛敷教和南京御史王麟趾……许国在内阁8年,没有一年安静,他惶恐、愤怒、心灰意冷,先后6次申请退休。结果,因为朱翊钧挽留而作罢。不过,上书的言官们,也降职的降职,流放的流放。$$万历十八年,对朱翊钧来说,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头。四月,被视为国家粮仓的湖广发生饥荒,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六月,京城一带又发生灾害。七月,青海的蒙古火落赤部进犯临洮。洮州副总兵李联芳全军覆没。接着,总兵官刘承嗣又败。朱翊钧十分恼火,把这一切都归咎于谏议官,说他们没有从接连发生的日蚀星变上预测灾祸,给他们停俸一年的处分。汤显祖不服气,上书皇帝,认为责任在辅政大臣申时行、许国,是他们窃权欺蔽,排斥异己,箝制言路:“……御史万国钦极论封疆欺蔽,(申)时行讽(许)国远谪之。一言相侵,无不出之于外。于是无耻之徒,但知自结于执政,所得爵禄,直以为执政与之。纵他日不保身名,而今日固已富贵矣。”汤显祖言词激烈,说辅臣用朝廷的俸禄培植个人势力,结党营私,没有廉耻可言。朱翊钧见奏章后大怒,当即把汤显祖贬为海南徐闻县典史,两年后迁浙江遂昌知县。到万历二十年,削职为民。汤显祖从此家居近20年,始终未被起用。《明史》卷二三○评价汤显祖意气慷慨而蹭证穷老,深深为之惋惜;而许国以廉慎自守,所以累受攻击而不被汀名,能善始善终,批评他“性木强,遇事辄发,数与言者为难,无大臣度,以故与士论不附”(《明史》卷二一九)。$$汤显祖对宗师许国一直耿耿于怀。我觉得在《牡丹亭》中的杜宝和阴曹胡判官这一阴一阳两个人物身上,寄寓着对许国的冷嘲热讽。杜宝官同平章军国大事,在宋朝,是副宰相,和许国的官位相当。杜宝的迂腐、昏鄙、顽固不化的封建官僚特征,和汤显祖眼中的许国如出一辙,至于“注湿生,牒化生,准胎生,照卵生……威凛凛人间掌命”(《牡丹亭·冥判》)的胡判官,等于是汤显祖奏议中指责申、许操百官生死予夺大权的图解。不过,汤显祖在《劝农》一折中,又美化了杜宝,在《圆驾》一折中借杜丽娘的嘴,说胡判官的地狱还没有朝廷的仪仗可怕。这些,也体现了汤显祖的矛盾心理,他贬损恩师许国,不是为了泄私愤,是因为政见不合。而许国主考的万历十一年会试,在数千名考生中遴选300多名,汤显祖的文章是经他过目认可的。对这个来自宋朝名相王安石家乡的汤显祖,在进入仕途后,应该说他是认真考察过的。出于自己的政见,也出于知人善用,不希望汤显祖去步乡贤王安石的后尘。因为“意气慷慨”的汤显祖毕竟没有王荆公那样的雄才大略;内忧外患频仍已经病入膏肓的明朝,也不是北宋熙宁年间;而明神宗朱翊钧,虽然和宋神宗赵顼一样贪财,但远没有赵顼的开明。张四维的前任首辅张居正推行过“一条鞭法”的小改革,为朝廷生财有道。死后多年,朱翊钧翻脸不认,还派人查抄张家,枉死一家数口,亏得许国暗中关照,才幸免灭门之灾。汤显祖如果得势学王安石,结局一定会更惨。许国主观上排斥文才横溢、能做学问的“章句之徒”,客观上是成全他们的事业。他无情地阻塞了汤显祖的仕途,却促成了汤显祖在专长方面的发展。许国改变了汤显祖的人生轨迹,使他成为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产生了《牡丹亭》,这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千古不朽的戏剧丰碑。历史上有些事是这样地巧合:英国莎士比亚(1564~1616)和中国的汤显祖同时在天各一方铸造了戏剧巨制,又在同一年辍笔辞世。这两座分别隆起在欧亚两端的高峰,成为世界文化中的奇观。$$汤显祖对许国的态度,集中表现在一首五言绝句中:“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游黄山白岳不果》。为恐不明白他的用意,又特地在诗前写了一段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汤显祖是万历二十六年(1601)解职回抚州临川原籍的,而许国早在万历十九年(1591)就退休回徽州歙县故里。友人吴序劝汤显祖到徽州去晋见许国,以消除隔阂,时过境迁,只要许国肯对皇帝说句话,就能改变自己的困境。诗句“黄白”,明指黄山、白岳(齐云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汤显祖没有听从,所以说“无梦到徽州”。如果把这首诗当作是汤显祖对徽州风光的赞美,那就是一种误解。
- 1、汤显祖与乌程董家交游考 作者:傅承洲 年份:1995
- 2、一生与一文——评汤显祖的《论辅臣科臣疏》 作者:卢耀华 年份:1998
- 3、汤显祖:无私无畏 鞠躬尽瘁 作者: 年份:2006
- 4、寻其吐属 如获美剑--纪念汤显祖逝世三百六十五周年 作者:蒋星煜 年份:1982
- 5、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 作者:LI,Hui,lin,SUN,Yun,bo,REN,Zhao,ying,LI,Gui,li 年份:2007
- 6、《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作者:刘畅 年份: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