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副篇名】——误读的汤显祖
【作者】 王媛媛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8.06
【版次】7文艺副刊
【入库时间】20130930
【全文】
王媛媛
汤显祖写完《牡丹亭》后累了,他搁下手中的笔慢慢吟出: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其实他一生也没有到过徽州。
古徽州,就是今天的皖南一带,这次趁着年休假的时间去感受了“中国画里乡村”的宏村和西递,飞机降落到黄山市,看到当地的旅游宣传资料上用汤显祖的诗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作号召。到网上用百度一搜,找出上百条资料来,除了是某个人的网名外,余下的数十条都是古徽州游记或古徽州旅游推介资料,我推想那个人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为网名,大概也是因为喜欢古徽州吧。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两句是汤显祖对古徽州的赞美之辞呢。
其实原诗是这样说的:
《游黄山白岳不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诗题中的“白岳”指的是休宁的齐云山,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与黄山并称“黄山白岳”,所以汤显祖在诗里把他缩写为“黄白”。从诗里我们可以看出汤先生当时的处境,“乏绝”,就是潦倒穷困的意思,为什么他的朋友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推荐他去黄山白岳呢?原来,万历十五年,当朝重臣也就是汤先生的老师许国退休后回到了徽州故乡,虽然已然退休,但从建起的八脚牌坊可以看出,他仍然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只要他肯开口推荐,汤显祖必定会改变困境。诗句“黄白”,明指黄山、白岳,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因此,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汤先生黄白之游不果,都不能推断出他这两句诗是表达对徽州的赞美之意,它应该表达作者不肯低头求人的一种心态:都说富贵在徽州,可惜我一辈子做梦都没想过要去。
徽州风景确实很美,但与汤先生无关,我们多少人误读了这首诗,都以为是赞美徽州风景痴绝,让人一往而无梦,我们所不知道的历史典故,一定还有很多很多,误读典故,岂不让人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