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宁城县政协号召全县政协委员向孙奎连学习

宁城县政协号召全县政协委员向孙奎连学习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2.2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赤峰日报

【出版日期】2009.02.20

【版次】第005版(赤峰新闻)

【入库时间】20110520

【全文】

本报讯(驻站记者马旭明)2月12日,在政协宁城县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协宁城县委员会作出在全县政协委员中开展向孙奎连同志学习的决定,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励全县政协委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争先创优,奋发有为。 孙奎连是辽宁省大连市人,现任宁城县大城子镇鸡冠山村党支部书记。1972年,孙奎连响应号召到宁城县大城子镇鸡冠山村插队落户。1977年,孙奎连返回辽宁参加工作,后下海经商,在大连经过几年的打拼,成为拥有千万元资产的当地知名企业家。2006年11月,孙奎连应鸡冠山村父老乡亲盛情相邀,毅然回到阔别30多年的鸡冠山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回到鸡冠山村后,孙奎连立下了“鸡冠山村的老百姓不脱困,决不返城”的誓言。两年多来,他情系山村,心系百姓,全心全意、不辞辛劳地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科学发展之歌、艰苦创业之歌、无私奉献之歌。他不挣工资,不要报酬,不给群众增加一分钱负担;他在村里住宿舍,吃伙房,从大连家里开来两辆汽车作为村里跑项目的交通工具,从家里每月拿出5000元钱用于村里的日常开支;他从山区的实际出发,与村两委成员一道,制定鸡冠山村的发展规划,确定食用菌生产、野狍养殖、林果种植等产业项目,逐一组织实施。在他的领导下,鸡冠山村先后组建了野狍驯繁专业合作社、绿源林果专业合作社和宁城塞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推行支部+合作社的工作模式,推动了农村产业化发展。2008年村党总支委员又实行包片制,全体党员实行包户制,每个党员帮扶一个困难户。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如今的鸡冠山村村容村貌和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村经济发展思路明确,主导产业清晰,干部群众同心,在孙奎连的带领下,全村上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更大了,干劲更足了,步伐更快了。据统计,目前鸡冠山村参加经济林合作社的农户达到240户,占全村农户的80%,已完成打井15眼,坡地改梯田1000余亩,铺设管道15000延长米,种植核桃、文冠果、苹果、大果榛子、南国梨等经济林2000余亩;参加野狍驯繁合作社的农户有39户,建立了野狍驯繁基地1000平方米,新上年产5000吨颗粒饲料机组,现养殖野狍60余只;食用菌合作社参加农户125户,建设菌包生产厂600余平方米,购置年产300万袋生产能力的菌包生产线一条,初步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菌包。 鉴于孙奎连同志的突出业绩和感人事迹,2007年,他被赤峰市委宣传部、赤峰市精神文明办评选为感动赤峰人物,近日,他又被宁城县政协评选为优秀政协委员。政协宁城县委员会号召全县政协委员学习孙奎连同志不求索取、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学习他艰苦奋斗、拼搏向上的创业精神;学习他深入实际、科学发展的创新思路;学习他志存高远、积极履职的模范行为。要求全县政协委员以孙奎连同志为榜样,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履行职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创一流业绩,为实现宁城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宁城县政协号召全县政协委员向孙奎连学习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