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奎:我的岗位是收鞋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7.08.11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摄影/本报记者贾婷每天早上7点半,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志愿者孙奎便去赛艇运动员下水码头,他的两只手里分别拎着两只塑料筐,脸已经被晒得黝黑。
说到自己的工作,孙奎自己先笑了,因为他的工作有些特殊———为即将离岸的赛艇运动员收拾鞋子。“开始以为自己的工作只是在码头维持秩序,不知道自己要帮运动员整理鞋子,第一天做的时候心里有点不爽:为什么我的工作这么奇怪?但很快就习惯了,发现这个工作也不错,运动员们很可爱,能为他们‘贴身’服务很开心。”
下水前,运动员会在码头上把鞋子脱下来递给孙奎,然后走向码头边的赛艇。而孙奎接过鞋子,要轻轻放进筐内,然后拎着已经装满鞋的筐走向上水码头,在那儿,还有志愿者准备着将这些鞋发还给运动员。
“不知道是因为不信任还是不习惯,第一天很多运动员不把鞋交给我们,而是塞进赛艇内。”孙奎说。后来志愿者们想了个办法,在鞋筐上贴上一张英文纸条“shoes”,这样,很多运动员看到,就主动把鞋交给志愿者了。
“运动员们都很年轻,我们应该是同龄人,所以他们有时候也喜欢跟我们开玩笑。”孙奎说,有一位运动员从来都不会乖乖把鞋交出来,而是“远投”进鞋筐,如果没投进,他还会跑过来重新把鞋捡起来。
服务中,一个画面让孙奎记忆深刻:保加利亚运动员将赛艇放进水中的时候,孙奎帮助他扶了下船桨,运动员没有抬头说了声谢谢。这时,孙魁用英语回答“It'smypleasure!(很高兴能帮你)”,这句回答让正准备下水的运动员回过头,冲孙奎边笑边眨了下眼睛。孙奎说:“我们的工作很枯燥也很平淡,和运动员的点滴交流就是每天最开心的事了。”
在服务期间,这些码头管理志愿者是每天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之一,每天早晨5点30分从学校出发,7点30分准时上岗,回到学校大约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这位学运动心理学的学生这些天最大的感触是脚后跟疼。“每天站十几个小时,平均每天都拾起100多双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