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出孩子的结婚钱
【副篇名】安徽人孙奎南来青卖烧烤一晚能挣二三百元
【作者】 薛飞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8.03
【版次】第04版(城事)
【入库时间】20130830
【全文】
三伏天的夜晚,岛城不少路口又季节性地冒出大量烧烤摊,烤肉串卖散啤,只要位置好,收入都不赖。安徽人孙奎南是他们其中的一位,55岁的他为了还清两个孩子婚礼钱来到青岛干起了烧烤,从夜晚9点忙到凌晨4点已成常态,也曾为了抢地盘而被人骚扰。
昨日凌晨1时许,在辽阳西路和南京路路口,烟雾缭绕,烧烤摊老板孙奎南依然在“坚守”。“还有馄饨吗?”一位骑摩托车的年轻人停下问道。“有,烤肉火烧啥的都有。”孙奎南正忙着烤肉串,眼前全是烟灰,他一旁的妻子王珍赶忙回答道。
他摊位生意还行,这个点还有顾客四人,有俩顾客光着膀子红着眼大声说着醉话。孙奎南和妻子已经连续两年的夏季在这儿摆摊,今年从6月份开始,每天晚上9点他就准时出现在此,一个小推车,自制的烧烤炉,三五个桌子,组成了他的“小店”。
凌晨4时许,孙奎南和妻子小摊最后一个顾客走了。孙奎南看了看小推车里面的材料,对王珍说,五花肉和火烧都不多了,自己还要到抚顺路批发市场批发。“你买了赶快回来睡。”王珍一边心疼地叮咛自己丈夫,一边把桌子摆起来。
孙奎南原本在老家一家工厂干活,两年前一场大病让他的右腿残疾。被工厂解雇后,他一家就来到了青岛,一开始跟着亲戚干,后来学会后自己开始。生意好时,一晚上纯挣两三百不成问题。
“目前挣的都还债了。”孙奎南有自己的难言之隐,自己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结婚,最小的还在上学。他挣的钱,除了供小儿子上学外,还有更重要的用途——前两年老大老二结婚用的钱都是借亲戚的,到现在还没还清。
知情人透露,在青岛半夜卖“夜馄饨”的,六成以上是安徽人。孙奎南觉着自己目前的“工作”还算可以,比上班挣得多,也算自由。现在,能尽快还清孩子结婚借的债,再供三儿子上完大学,他们老夫妻的心愿就完成了。他算了算,今年他55岁,按照目前的状态,大概再用上4年多,就能把债务还清了。记者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