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凤毛画像作者与程十发题签、题跋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3.01
【版次】第A12版(生活茶座)
【入库时间】20130320
【全文】
徐 侠
程十发纪念馆所藏明沈氏父子画像,出自谁人之手?其一沈凤毛画像,画右侧中部有图章二枚,“云衢”、“四明黄应乾印”,程十发先生据以判断此画作者是黄应乾,因此,题签曰《明黄应乾画陆伯生赞云间沈凤毛先生像》。
图章下方的卷侧裱幅上,又有程十发先生题跋,跋曰:“黄应乾为明代刻工,属徽派名手,曾于万历三十七年刊《越国太子正脉》传世。今见此沈凤毛画像,用笔清健,栩栩生动,为明季画像之典范世。己亥二月,云间程潼十发记于步鲸楼之晴窗。”下钤“十发”、“程潼之印”、“步鲸楼”三图章。
跋文称黄应乾“徽派名手”,不云徽州名手,且写出他于万历三十七年镵刻之书,足见程先生的严谨、博学。按,黄应乾,载入徽州研究诸书,字汝健,生于明万历四年,卒于天启七年,安徽黄氏刻书世家后裔,歙县人。但“四明黄应乾印”中的“四明”,却表明作者是浙江宁波府人氏,而迁至那里的黄氏确实有几支的,难不成这黄应乾有较复杂的家世或身世?又《越国太子正脉》,刘尚恒《徽州刻工刻书辑目》误作《越国世学正脉》,全名为《越国世子汪氏正脉》,越国指唐越国公汪华,封越国三千里”。“
当然,我不排除这黄应乾另有其人,字云衢,明浙江宁波人。宁波府古称明州、鄞州等,境西南有四明山脉,故别名四明。府治在鄞县,鄞县即为宁波府的附郭县、首县,相当于松江府中的华亭县,“四明”遂被专指鄞县。“四明黄应乾印”的四明,无疑是籍贯地,那么,这黄应乾确定是宁波府鄞县人,名应乾,再以明人的钤印习惯,名章上的无姓印是表字,“云衢”应是黄应乾的字,他擅画,而徽州歙县的黄应乾,字汝健,长于刻书,显然,两“黄应乾”不是同一个人的姓名,这两个人同姓名而已。考康熙、乾隆《鄞县志》艺术传,有黄云衢传略,且排在晚明人行列,云:“黄云衢,字小痴,工人物,善临摹古人。”我认为“四明黄应乾”就是此人,只不过传略把他的字误作名,号误作了字,反将大名给遗漏了。表字对应大名,“小痴”怎能配“云衢”?号则较随意,多体现人的癖性及与众不同。
方志载黄云衢传,称其“工人物,善临摹古人”,说明他是当时公认的人物画高手,但其肖像画作品上钤有两枚名字章却实属难得。明代肖像画大多供瞻拜、祭祀用,画家或有心理顾虑,一般都不留名于画,这给后人辨识画的作者留下了遗憾,如南京博物馆所藏十二幅明代肖像画妙品,即不知作者是谁。黄云衢之钤印,当与画的是耄耋寿影并自信画得出色有关。
明代最著名的肖像画家是曾鲸,字波臣,福建莆田人,流寓南京,往来江浙一带,如松江、杭州、乌镇、宁波等地,给达官贵人写真,约五十岁时画风成熟,开创了人物画史上的波臣派,从学者甚众,松江的沈韶、顾企即其高足。他的绝活,是在传统的渲染、墨骨技法上,吸取西洋的凹凸法,使形象传神,姜绍书《无声诗史》评曰:“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傅色淹润,点睛生动。”黄云衢与曾鲸同时代,以他这幅由陆应阳于万历四十年题赞跋的作品推测,其年龄不会比曾鲸小,甚或大好几岁,但析其技法,同曾鲸之画没什么不一样,传神度也不逊之。因此,黄云衢是个很值得重视的画家,而且这幅肖像画,可作为鉴定、研究明代肖像画的标本。
画卷上程十发先生的题跋,颇耐人寻味,更增重了画像的文化价值。跋文最后,“世”字写得特小,肯定是后添的,使词语由“典范”转化为“典”与“范世”,凸现其范世功能,透出程先生玄妙的心理变化,也不乏诙谐之趣,似包藏对“世”的看法。时己亥二月,是1959年3、4月间,春光融融,书之于书斋晴窗下,是年,他三十八岁,已经是一位著名的中青年画家,最擅长人物,其《儒林外史》插图在国内外获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