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沈凤:勇闯澳洲政坛的常德奇女子

沈凤:勇闯澳洲政坛的常德奇女子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2.0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常德晚报

【出版日期】2013.02.04

【版次】第A05版:晚报角度

【入库时间】20130320

【全文】

【新闻回放】

2012年9月的一天,市外侨办主任罗先友偶遇本报记者部主任胡南,闲聊中透露了一个新闻线索:澳大利亚基隆市华人协会会长沈凤正在参与竞选基隆市议员。而沈凤,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常德女子,17岁从常德师范学校毕业,25岁踏出国门。作为本土主流媒体,我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与常德相关的新闻。何况,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常德女子正在干的,是在澳洲当地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件大事。虽然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但种族歧视的现象屡见不鲜,华人甚至亚洲人参与当地政府议员选举前所未有。也就是说,如果沈凤成功当选,她将成为基隆市首位华人女议员。

采访大洋彼岸的沈凤,有着距离和时差等多种障碍,我和同事陈晓真决定从沈凤的老父亲入手。老人叫刘石琪,住在市城区,今年82岁,是一位离休老干部。有外侨办牵线搭桥,我们很顺利地寻到了刘老的住所。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且十分健谈。他翻出了家里的相册,照片中,时尚知性的沈凤和想象中没多大差别。聊起女儿勇闯澳洲政坛的“壮举”,老父亲言语稀松平常,似乎习惯了女儿的自强自立,干什么都不令他意外。

我们拿到沈凤的越洋电话和邮箱地址。一封言辞恳切的邮件发过去后,不久就收到了沈凤的回复,家乡媒体的关注让她非常感动,她特意打来越洋电话,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她参与竞选的前前后后。晓真对我说,电话里的沈凤爽朗、自信,沟通能力强,“一听就是那种能办大事的女强人。”沈凤自己也说:“作为一名移居海外的华人妇女,作为一个积极投身社会工作的公民,我觉得有责任走出第一步。白人能做的事,华人也能做到;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不仅能做,而且能做得更好。”

于是,关注沈凤竞选,成了我和晓真那段时间工作的重点,经常的邮件交流,偶尔的电话联系。无论出于何种考虑,我们都希望沈凤能成功,虽然我们知道,这并不容易。2012年10月23日的基隆市时代杂志,隆重推出了沈凤的大幅照片和专访文章,在参与竞选的3名候选人中,沈凤独享此等“待遇”,这说明,澳洲当地媒体对沈凤这位勇闯政坛的女华人同样抱有极大的兴趣。我们都在等待10月27日开选日的到来。

最后结果出来了,因半路杀出“程咬金”,呼声极高的沈凤遗憾落败。沈凤照样打来电话,言语中透着一丝落寞,亲身经历西方国家民主选举的全过程之后,她有太多经验和感受需要总结,需要消化。我们在报道中送给她“虽败犹荣”四个字,因为她在选举最透明的公众投票环节中,凭借个人魅力和影响力获得最高票数,这让当地全体华人为之自豪。

今年初,我们给沈凤发了邮件,想了解她的近况以及新年打算。但不知什么原因,邮件一直没有回复。刘石琪老人在接受记者回访时,倒是很理解女儿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忙碌。我们相信,沈凤不会退缩,就像她说的一样:“很珍惜大家的信任,我会坚持下去,今后可能会参与更高级别的州政府或联邦政府议员竞选,在澳洲政坛多传递一些华人的声音。”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