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性的脚做舒适的鞋
【副篇名】——走近传统手工制鞋师傅沈凤恩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4.16
【版次】第B1版:地方新闻
【入库时间】20140430
【全文】
一间1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各种不同颜色的皮料、烤箱和制作台占据了半间屋子,摆满各式鞋子的货架让房间显得十分紧凑,一名中年男子正弯着腰,一针一线地赶制着皮鞋。他叫沈凤恩,一名传统手工制鞋匠,每天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双双精美的皮鞋。在他眼里,这已不仅仅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每件手工制品带来的乐趣。
日前,当记者走进涟水安东北路135号的沈记鞋店时,沈凤恩正聚精会神地按照客户需求打版下料。“我做了30多年的鞋子,这辈子我也就靠这门手艺吃饭了。”沈师傅冲着记者笑了笑:“做鞋子的工序很繁琐,从裁断皮板到制鞋帮,再到制底,零零碎碎加起来大概有20多道工序。”在和记者聊天的当儿,沈师傅也没有停下手里的活。他说,为客户量好尺寸后三四天才能把鞋子做出来,考虑订制的客户多,每道工序都要穿插进行,订制一双皮鞋一般一个星期左右交货。即便这样,一些老客户还是愿意到他店里定做鞋子:“手工做的鞋子都是按照顾客的脚型做,穿起来会舒适很多。”
沈凤恩今年55岁。1977年,18岁的他进入涟水县皮革厂,当上了一名普通工人。在改革春风吹拂下,沈凤恩思前想后,自己有一手过硬的制鞋手艺,何不自立门户?经过深思熟虑,1998年初,他在安东北路原棉织厂门前租了个小门面,开始了自己的个体经营之路。
当时小门面开张了一个多星期也没有生意。沈凤恩回忆说,自己的第一个客户是住在店面附近的居民,“他穿后觉得还不错,就推荐给其他邻居和朋友。”一传十、十传百……靠着娴熟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沈凤恩皮鞋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沈师傅做的皮鞋全部是纯牛皮的,很耐穿。”见记者来采访,正在店里取鞋的老客户张女士给沈师傅做起了“广告”。张女士说,沈师傅热心又讲诚信,平常自己和家人的鞋子如果出现脱胶之类的小问题,也会来麻烦沈师傅。
记者问起制鞋的工序,沈凤恩没有刻意隐瞒什么,只是一再表示工序很多,男鞋和女鞋、单鞋和棉鞋,制作工艺和流程都不一样。“接到一个订单,从裁断皮板到制鞋帮,再到制底和扣底、包装,边角料也不浪费,可以做成鞋拍子,不仅好看,更延长了鞋的使用寿命。”说着,沈凤恩展示了一双已经制好的男鞋,指着鞋上靠近脚背的地方说,“这就是鞋拍子,别看只有一小条,能起到很大作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沈凤恩将一张牛皮拿下来选料、画料,画料剪下来再披皮,接着打帮排帮、粘底,粘底之后还需经过烧线、打磨、抛光,才能做出成品,上架销售。
沈凤恩告诉记者,为保证产品质量,他一直坚持到河北吴集和浙江温州等地去进皮料,鞋底都到本省的丹阳和江都等地进货。多年的制鞋经验,让他看一眼客人的鞋子就能做出一双一模一样版型的鞋子来,不少客人就是冲着这点来的,不时有人拿着从商店购买、已穿旧了的鞋子过来要求他仿制一双。
其实,沈凤恩除了对市面上漂亮款式进行“克隆”外,还坚持自己“原创”,自行设计一些款式,所以他店里的鞋子款式多变,从尖头鞋、圆头鞋到皮棉鞋至中短皮靴都一应俱全。“手工制鞋业怎么说也是一门手艺,总会有人喜欢的,我的宗旨就是给个性的脚做舒适的鞋。”沈凤恩调侃说,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皮鞋也在流行“私人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