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三网融合”使生活更精彩:刘韵洁院士希望早日打破壁垒共谋发展

“三网融合”使生活更精彩:刘韵洁院士希望早日打破壁垒共谋发展

作者:许琦敏 出版日期:2010.08.04 点击数:0

【作者】 许琦敏

【报纸名称】:上海文汇报

【出版日期】2010.08.04

【版次】第2版(世博·发现: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特别报道)

【入库时间】20110501

【全文】

本报讯 (记者许琦敏)“要是上海世博会能实现三网融合,一切将更精彩!”昨天,中国“互联网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在作客公众参与馆“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时,向公众讲述了“三网融合”的美妙蓝图。

刘韵洁院士首先声明,自己刚去了中国馆和电力馆,对于上海世博会中所展示的未来生活、未来技术,“还没机会去系统地了解”。不过,他还是给出了一番憧憬:如果实现“三网融合”,上海世博会用于通信、网络的能耗可大幅下降;人们可以在家中电脑上观看任何场馆内的直播节目……

所谓“三网融合”,简单地讲,就是将打电话用的电信网、上网用的互联网、传播广播电视的广电网融合成一张大网。更进一步,刘院士认为最地道的理解,应该是将众多分离的网络、分离的业务演进到一个统一的融合的网络,通过这样一个融合的网络给用户提供各种业务。

刘韵洁举了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今天排煤气管、明天排电缆,马路不断开挖,老百姓十分痛恨。如果能一次性开挖,铺下一根大管道,提供各种服务的管线均从其中穿行,不仅使市容更整洁,还能节约大量能源。

比起管线铺排,网络融合更有必要。刘韵洁说,现在无线通讯的成本很高,无线提供1兆带宽,建设成本为11238元,而固定宽带提供4兆带宽,成本仅为685元。“如果可以利用固网传递移动信息,将可大大降低成本。”他说,实现网络融合后,一个人如果在有Wi-Fi的房间里打手机,那么通过无线路由器接收的信号,将可通过固定的光纤网进行传输,而无需再建移动基站。

他引用英国电信网络融合的成果,来说明“融合”带来的巨大效益:未融合之前,英国电信同时维护着5-6个独立的网络,很是费劲,在融合之后,形成了一张统一的大网,以前的各种业务均可在大网上运行,还可搭载更多新业务,为今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再来看看经济账:设备成本节省30%、机房占地面积减少50%、能耗下降55%!

中国的“三网融合”也已排定了时间表:今年在12个城市试点,不久将在全国推行。不过,刘韵洁坦言,体制将会是推进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推进三网融合,涉及到不同部委管辖的不同国资大户,”他颇有些无奈地说,“当各方都总想去别人碗里挖一块,而不是考虑更大的共同发展时,事情就会变得难办。”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