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韵洁?从业务融合角度看IMS更具优势
【作者】 徐勇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6.03.30
【版次】第03版(产业新闻)
【入库时间】20131211
【全文】
本报讯昨天,在“2006全球NGN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电信运营公司在软交换和IMS架构之间的抉择,这是困扰电信公司拿不准、看不清楚的问题。软交换与IMS的最大区别是,IMS可以提供更多业务应用。从业务融合的角度看,IMS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优势。
刘韵洁表示,我们对NGN有四个方面的定义。第一个方面是基于分组交换的技术,大部分是IP技术。第二个方面是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所有业务。第三个是承载和业务控制要分离,而且承载层可满足各种有QoS保证的带宽要求。第四个方面是用户可以选择任何运营商,而不是受制于某一个运营商。这些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业界一直在追求一个目标,即从分离的网演进到综合统一的网络平台。其实,关键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技术来承载多种业务,这其实也是业界几十年追求网络融合的历程。我们从上世纪70年代追求ISDN到80年代追求B-ISDN,再到90年代试图通过互联网实现目标,结果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在大家谈NGN,就是要实现多业务,实现网络融合。
刘韵洁认为,软交换是每个业务都要有自己的一套设计方案,IMS不仅在规划上可以统一,实际上在QoS方面也可以做到统一,不仅是承载和控制分离,还可以实现用户界面分离。所有接入的方式,不管是移动的方式还是固网的方式都可以实现。另外它还能做到数据的集中。从业务融合的角度看,IMS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优势。软交换除了提供语音业务以外,很大的问题是每一种应用,尽管提供标志结果,也提供承载和分离,但在应用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