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韵珂与文昌阁碑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05.09
【版次】第A5版(旅游)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刘韵珂字玉坡,号荷樵,汶上县刘楼乡刘楼村人。据《汶上县志》记载,刘韵珂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中拔贡,朝考第一,授刑部七品小京官,后擢升员外郎、郎中。道光六年(1826)京察列为一等,授道府级品位。其后青云直上,历任安徽徽州、安庆知府、云南盐法道、浙江安察使、四川布政使,直至闽浙总督。刘韵珂在任闽浙总督期间,因他抗击英敌有功,道光皇帝设御宴进行招待。刘韵珂一生中不仅官运亨通,青云直上,而且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博览群书,尤以嗜好书法,其书法一度博得较高声誉,代表作有《重修文昌阁碑记》等。他学业优厚,文笔幽深,家藏历代名家珍贵碑帖多卷,具有较深的书法功底。刘韵珂在其任浙江按察使期满奉命待制于家期间,其家乡附近的小坝口村诊修文昌阁,刘韵珂大力支持倡导,并出资赞助。从坝口文昌阁座落在村南边,设有院落,其碑有保护楼,碑楼造型典雅,独具一格。《重修文昌阁碑记》即其手书。刘韵珂伏跪碑上,举笔挥毫,书写特别工整,刚劲有力,骨肉丰润。他一天只书写十来个字,和镌刻师一块吃饭。他说,您刻我书写的字不要求快,这十来个字当天刻不完第二天再刻,一定要保持字的圆润。所以镌刻师也特别认真精致,尽有可观。文昌阁碑立起之后,前来捶拓者络绎不绝,都习惯称刘三大人(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从坝口碑帖。众多学子都以小坝口碑帖作为范本,进行模仿、研习。从此,刘韵珂的书法大名在汶上、东平、宁阳、梁山一带广为流传,虽不能堪称大家,也可作一方名流,其碑的确有作为初学者范本榜样之价值,而非“字以人贵”。文昌阁碑于“文革”后期,从小坝口村移置于汶上县文物保管局院内,以供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