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马佳、市政协委员刘绍璋做客本报“两会直通车” 上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1.07
【版次】第004版(2011重庆两会)
【入库时间】20110620
【全文】
昨日,市人大代表马佳(左)、市政协委员刘绍璋(右)做客本报“两会直通车”。记者唐浩摄
本报讯昨日下午2点,市人大代表、渝中区文广分局副局长马佳,市政协委员、民建重庆市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副主任刘绍璋做客本报“两会直通车”,收集民意上“两会”。
昨日下午2点,人大代表马佳、政协委员刘绍璋准时出现在本报热线室,没有来得及歇息,就拿起响个不停的热线电话,倾听心声、了解民意。短短90分钟,先后有100余位市民拨打本报热线966965,但因时间有限,最终只有20位市民“赢得”了与代表、委员交流的机会。
未能与代表、委员电话交流的市民不要担心,你们提出的建议、反映的问题,本报热线人员已经记录整理,并已转交给代表、委员,马佳、刘绍璋承诺:“请放心,我们会把市民的建议、意见带上‘两会’。”
据统计,教育仍是市民关注的焦点,约占四成,他们最关注择校费还要收好久?其次是医疗,约占三成:药费能不能再降一点?
何时能够取消择校费?
昨日,第一个拨打进本报“两会”热线966965的江北区市民何女士心中充满着担忧和期盼:“现在知名中小学的择校费太高了,怎么办哦,好久能取消择校费?”
市人大代表马佳:取消“择校费”,是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因目前我市优质学校相对较少,尚无法满足市民需求,所以为“择校费”提供了存在空间。不过根据重庆未来5年教育规划纲要来看,我市中小学之间的差距将逐渐缩小,我市有望在3年内逐步取消收取择校费。作为家长,也需摆正心态,不要盲目跟风,一味追求所谓的“名校”,应为子女选择适合的学校就读。
希望3Q大战莫再出现
小马,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因为‘3Q大战’(注:QQ和360之争),我交不出去音频材料和个人简历,差点失去了应聘的机会,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台相关办法,制止这种情况的再度出现!”
市政协委员刘绍璋:目前,网络运营商竞争不规范,网络监管力度不够,网络管理法规尚不健全,甚至还有空白点。现在,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已有很多代表提出了不少相关议案。在今年重庆“两会”中,也将会有强化网络运营市场和文化市场监管方面的议案提出。
药费能不能再降一点
张先生,是一位高血压病患者,“现在,医院的药价依旧很贵,委员能不能帮忙提提意见,希望药费再降点。”
市政协委员刘绍璋:医改路漫漫,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监督。目前,大量社区医院的药品批零价差已为零,使药品费已降下来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也保障了基本药物低价,而医院的自律更为重要。同时,卫生部也修改了处方条例,市民可以将医生开的处方笺拿到药房买药,这也能节约一大笔药费,只是程序很复杂。
乱摆乱搭咋屡禁不止
李先生,是一位在重庆工作的外地人,时刻关注着重庆的发展、变化,“我时常发现,已经被整治好的摆摊设点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又死灰复燃。政府能不能拿出一个长效措施,让游摊小贩既能做生意,又能解决乱摆摊设点的问题呢?”
市政协委员刘绍璋:我很赞同你的建议。去年,市政府下了大力气,对全市的市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至于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我觉得政府还应加大力度,让社区和大众也协同参与管理和监督,并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办法。
■马佳
在任渝中区文广分局副局长之前,她是渝中区实验二小校长。作为市三届人大代表,她今年的重点话题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择校费”的问题。
■刘绍璋
曾经的“议案大王”。1997年,刘绍璋当选为重庆直辖时第一届人大代表,2003年,他再次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在作为人大代表期间,他领衔提出88件议案,其中51件被大会采纳。
花絮
心急市民一早拨打热线委托本报代为转达意见
按计划,代表、委员定于昨日下午2点到本报值守热线,但是从上午9时开始,本报热线966965就响个不停:“马代表,我想给你反映一个事情……”“刘委员,是你吗?我是……”当得知代表、委员的确切值守时间后,不少市民连称,“不好意思,时间记错了”!
一些心急的市民,担心到时热线繁忙,于是委托本报热线值班室工作人员将自己的意见、建议记录下来,并一再叮嘱:“千万不要忘了,请帮我们转交给代表、委员们。”
热线时间已超30分钟代表手机开博继续答疑
昨日下午,在本报“两会直通车”现场,市人大代表马佳和市政协委员刘绍璋面对打进热线的市民的每一个问题都耐心地进行了解答,并拿出纸和笔,对于市民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一一作了记录。
下午3点,是本报原定的“接线”结束时间,但仍有不少市民打进热线,马佳和刘绍璋见状均表示可将接线时间再延长半小时,希望能将更多的“市民声音”带上两会。
下午3点30分,现场“接线”结束后,马佳和刘绍璋相互之间还进行了简单交流沟通,将两人分别记录在案的建议和意见进行分类归纳汇总整理,并对市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刘绍璋说,由于现场时间有限,一些市民所反映的问题自己并不能马上进行解答,他将把这些问题带到“两会”去。马佳则拿出手机,打开自己的微博,继续为网友们解答疑难。
本组稿件由记者张樟徐勤采写
80后网友
最关心房价
本报讯(记者聂超)前天,本报开通四条网上通道,收集网民意见。截至昨晚6点,已有6000网友关注,近500网友通过大渝网、天涯重庆论坛、新浪微博、搜狐微博等四条通道,提出意见。记者发现,在普遍关心物价、医疗、就业的同时,80后网友最关心的是房价和就业、70后网友最关心的是涨工资。
昨天,一名叫“哈妹”的网友说,她是一名80后,与她相差2~3岁的人,都面临着房子的问题。“想买房子,没有钱;想住公租房,费用又高。”
记者发现,除了“哈妹”外,对房价提意见的网友主要是80后。有网友昨晚在QQ里告诉本报记者,他希望政府能对空置房收高额的空置税,以打击炒房,降低房价。
而与80后不同,70后最希望涨工资。在大渝网上,网友“为人民服务”说,希望提高个税起征点,让到手的工资更多。
70后网友“亚军”告诉本报记者,70后很多希望涨工资,是因为肩头担子重。
互动
陈氏举人院没修复
官方回复将督办
昨天,有网友在天涯和大渝网上提意见:两江新区的蔡家组团有个“陈氏举人院”,为了保护这一珍贵历史文物,国家多花数千万元,改道中环路。然而,中环路早已通车,“举人院”却仍然烂在那里,呼吁有关部门赶快整修。
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市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吴涛回复:去年底,“陈氏举人院”成为市级文物单位。该文物有着较高的文物价值:举人院的主人陈举人曾参加过讨袁运动。该文物由区里承诺修复。他表示,将对举人院修复一事进行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