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关心社区关爱,人民北二里社区的刘绍惠夫妇深情地说: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10.12
【版次】第010版(社会新闻·社区)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生活报记者 唐柳凤
实习生 吴莲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对于家住南宁市兴宁区人民北二里社区的刘绍惠与潘少云夫妇来说,是最贴切不过的了。10月10日晚,带着一对双胞胎儿子前来社区门口看电影的这对夫妇,深情地向记者讲述了邻居、人民北二里社区工作人员给予他们的帮助。
邻居关心困难双胞胎
2006年,在得知怀上双胞胎后,夫妇俩高兴之余又夹杂着担忧:本就拮据的经济将会因孩子的出生而更加困难。当时,夫妇俩都是打零工,所得收入除去日常开支外没什么积蓄。2006年4月,潘少云产下不足月的双胞胎,双胞胎在医院的保温箱里住了19天,共花去了1.2万元医疗费。
孩子出生后,这两个“心有灵犀”的双胞胎哭闹、生病等都互相跟着,妻子潘少云无法同时照顾两个孩子,刘绍惠只好在家与妻子共同照顾孩子,这“奶爸”一当就是两年。家里的经济来源几乎断绝了。刘绍惠告诉记者,孩子刚出生时,他们夫妇俩都不会照顾孩子,邻居唐群芳女士常常来细心指导,他们帮孩子洗澡等“技术”才越来越娴熟。
刘绍惠说,因为经济拮据,夫妇俩很少给孩子买衣服,因此,他们俩从小到大的衣服,大多都是亲朋好友、邻里等送的。一位赵姓邻居的亲戚刚好也有一对双胞胎,这位邻居就动员亲戚把自家的双胞胎孩子的旧衣服拿给刘绍惠的双胞胎。刘绍惠说:“我这两个孩子几乎是穿‘百家衣’长大的。”
社区帮申请临时救助
孩子体质弱,医院成一家人每月光顾的地点。孩子2岁后,夫妇俩也开始了工作,妻子潘少云在小巷里卖早点,丈夫刘绍惠继续打零工,两人的收入加起来有1600多元,除去每月700元奶粉钱、400多元的医疗费,剩下的几百元是一家四口的生活费,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北二里社区的书记赵凯春及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告知他们可以申请临时救助。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帮他们办理了相关手续,之后,他们领到了每个月300元的救助。刘绍惠夫妇说,他们正在努力赚钱,争取早一天让邻居们不为他们操心。他们同时也表示,会教育两个儿子懂得感恩,长大后回报这条小巷里热心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