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意 保平安 促工作
【副篇名】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刘绍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治安系统“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要以敞开大门、广听民意的胸襟、胆量和政治修养,以群众呼声指导新时期治安管理工作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1.12
【版次】第05版 (治安管理周刊)
【入库时间】20110510
【全文】
本报记者 李 科 实习生 王 惠
日前,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在北京西城区举行全国治安系统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动员部署仪式,局长刘绍武就活动部署情况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请您谈谈全国公安机关治安系统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重要意义。
刘绍武:公安机关治安系统“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孟建柱部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和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整体部署的重要内容。治安系统在整个公安队伍中警力最多、与群众接触面最广,全力投入今年全国公安机关“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责任重大。我们提出,要以“听民意、保平安、促工作”为重点,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到位,抓出成效来。
记者:这次活动有哪些具体举措?与往年相比亮点是什么?
刘绍武: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要求全国治安部门要以敞开大门、深入群众、广听民意的胸襟、胆量和政治修养,发扬党的群众路线,以群众呼声指导新时期治安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走访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改进、推动各项治安管理工作。
一是要抓好“进门”。70万治安民警全警动员,落实“五进”,深入群众征求意见,要进社区、进村寨、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单位,通过民警走千家、进万户,广泛走访群众;同时,17.4万个社区(农村)警务室全部向群众开放,还要邀请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走进巡特警队、户政办理大厅、公安派出所、经文保等部门,增进警民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最大限度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要抓好“倾听”。要放下架子、舍去面子、扑下身子,敞开大门听民声,真心诚意地接受人民群众的评议。
三是抓“创新”。既要充分运用走访、回访、接访和向群众报告工作、述职述廉等传统办法听取群众意见,也要大胆依托互联网、手机开通微博、QQ群、发信息互动等科技手段,搭建警民联系新平台。
四是要抓“改进”。要按照人民满意的标准不断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治安管理工作,将整改落到实处,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平稳的治安环境、更加便捷的治安管理服务。
记者:群众能从活动中获得什么实惠?
刘绍武:全国治安系统要下大力气,努力做到通过与群众真心诚意“亲密接触”,使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得到认真解决,老百姓参与社会治安工作的积极性得到充分重视,老百姓对各项治安工作的监督权利和意见建议得到更大关注。
另一方面,广大治安民警也会在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实实在在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实实在在整治一批治安乱点和治安隐患的过程中,创新工作方法,注意积累经验,进一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提高治安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各项治安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记者:“敞开大门,敞开心扉,深入群众,听取民声”,那么这扇民意之门能敞开多大?民警走进群众能有多深入?
刘绍武:通过“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我们希望真正做到在走访中倾听民意、服务中传递真情、帮扶中体现爱心、宣传中凝聚人心,努力把“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如果说公安民警敞开的是一扇管理之门、服务之门、情感之门,那么我们希望这扇门能敞多开就多开,深入群众能多深就多深,我们满怀诚意,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建立起新时期最和谐亲密的警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