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诚信与欺骗的讨论年级:安徽省临泉县阜临小学六年级班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2.09
【版次】第03版:班主任
【入库时间】20120520
【全文】
班会进行时。鲍效农 摄
有人说,会说善意的谎言是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表现。这种观点到底对不对?诚信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块重要基石。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我们举办了一场关于诚信与撒谎的讨论——
正方
善意谎言 与人为善
王海泉:读四年级时,我的同桌是一名刚转学来的新生。因为不熟悉班里的规章制度,他把书包摆在了走道上,正巧被值日生发现了。按照班规这是要被点名扣分的,因为影响了其他同学通行。我看到他怯生生的样子,就主动说是自己放的,连忙弯下腰抱起书包放回书桌里。这个谎言让同桌很感激我,此后,我们成了好朋友。
刘博文:有一天,我从家拿了一袋桂圆孝敬爷爷奶奶。为了让老人家能痛痛快快地吃,我对奶奶说:“我吃过了。”不然,奶奶、爷爷肯定舍不得吃。事后,奶奶逢人就夸奖我说:“俺孙子真是个既孝敬又懂事的孩子啊!”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能够增进感情的谎言是可以巧妙地说一点的。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宋辉:电视里有过这样一则报道,讲的是儿子瞒过妈妈为其捐肾的故事。妈妈的肾病很重,但因为心疼儿子,坚决不同意儿子捐肾。儿子和家人商量后,和医生一起对妈妈说了一个谎言:肾是一位不认识的好心人捐的。最让人感动的是,当妈妈手术成功后想见儿子时,亲戚、医生都没说破这个谎言,而是骗她说儿子出差了。看完这个报道我感动得哭了,同学们,难道这样的谎言不该说吗?
老师:谎言之所以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但是今天,我们谈到的谎言,还有个定语——善意的,加上了这个限定词后,谎言的本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善意的谎言是人们对事物寄托的美好愿望,谁也不会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即使听到善意谎言的人明知道是谎话,也一样会相信。
第三方
讲究方法 诚实守信
王奕涵:在现今社会里,有时讲实话是要吃亏的,但还是有人这样做。“雷锋传人”郭明义叔叔就经常做这样的傻事,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上学期,班里开展“小红花创优奖”时,因为我主动承认了放学路上翻越公路护拦的事,失掉了一朵小红花,心里一度很失落。后来,我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讲了实话,放下了包袱,即使没有得到小红花,心里也是坦荡的。
李慧:有一次,班里办了一本“国庆特刊”,让大家提意见。我说报刊办得有点乱,插图和文章内容有的对不上号,却惹来同学一片反对声。我反思,即使是讲真话,也要注意表达方式,不能伤害其他同学。
乔奇:我班提出创建“无抄袭作业班级”,对良好班风的形成大有裨益。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诚信的勇气在自己的心中。每一个人要拒绝说一次谎、揭穿一次谎言,我们班上就多一句真话、多一份真实。如果大家都从自己做起,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前进一大步。
老师:同学们的讨论很精彩,自己就得出了答案:人人心中都有谎言的标准,怎样把握这个度,是我们要思考的。与动机不良的谎言相比,善意的谎言会使人们的感情变得更融洽,它可以巧妙避免冲突,实现情感沟通和顺利交往。所以,善意谎言可以讲,恶意欺骗要杜绝,诚实守信办实事,光明磊落做好人。
反方
恶意欺骗 损人利己
孙震:有一次数学考试,我作弊被老师发现了。当时,我虽然找到了逃避惩罚的理由,但心里总不是滋味、情绪也不好。班主任老师在我的日记里写出诚信格言:作弊是学习的陷阱,既毁掉人的尊严,又将思考打入冷宫。我鼓起勇气向老师说出心里话,才如释重负。可见,任何谎言都会让你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杨琳琳:我提出一个问题,公开课上的回答算不算欺骗?每次公开课,老师都要事先排演好几遍,还要求我们一字不落地背诵发言稿。我不喜欢这样不能讲真话的公开课。语文课上也是如此,每次写作文,谁编得离奇,假话说得好听,谁的作文分数就高。有的老师好像是故意引导学生说谎话似的,这很伤我的心。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会做人的谎言?
郑涛:我对学校的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觉得老师课堂上讲的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差别。比如,老师讲“诚信是金”,而社会上的虚假广告频频骗人,还有位高权重的人也是谎话连篇、言而无信。爸爸告诉我:“这是有些人失守底线、失去人格,被利益奴役的结果。”可周围的大人好像都着了魔似的说谎,真让人迷惑不解啊!虽然这些人如鱼得水,但是我还是不能认同他们的观点。
老师:讲求诚信,古已崇尚。历史回溯到公元前359年,秦朝商鞅立法欲以诚信富国强兵。“南门立木”的典故就此上演。商鞅立法10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今天,倘若让假冒横行、信誉丧失,则将对经济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给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主题班会》征文
每个班都有精彩的主题班会,小大人的分析有板有眼,让人叫绝。欢迎班主任把你认为有意义、有意思的班会实录发给我们,让大家共赏。也欢迎班主任撰写班会反思,告诉我们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