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你们错了,俩事儿□刘绍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你们错了,俩事儿□刘绍义

作者:刘绍义 出版日期:2012.02.19 点击数:0

【作者】 刘绍义

【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出版日期】2012.02.19

【版次】第A05版:国学堂

【入库时间】20120520

【全文】

现在正在播放的宫廷电视连续剧,我们常常看到太监在宣读圣旨的时候,总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其实这句话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奉天殿”。这是朱元璋和大臣们议事的地方。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天的旨意,也就是进一步阐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他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了“奉天法祖”字样,而且还写了《御制纪梦》一文,说自己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为“奉天承运”找到了“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朱元璋便自称“奉天承运皇帝”,所以他颁发的诏书前面都要加上“奉天承运皇帝”六个大字。至于后边的“诏曰”二字,是不能与“皇帝”断在一起的。

也许是后人为了念的方便,便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从中间断开,这就是电视剧中常说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了。

至于清朝仍然沿用明代的称呼,是因为它也想表明清朝的发祥地盛京也有“奉天府”,它的皇帝也是天命所系。

所以清朝皇帝发诏书也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大字,一直用到辛亥革命宣统皇帝退位才结束。由此可知,明代以前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纯粹是无稽之谈。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