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难忘潍县战役中押送俘虏 □潍坊 于学林 口述 刘绍堂 整理

难忘潍县战役中押送俘虏 □潍坊 于学林 口述 刘绍堂 整理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6.08 点击数:0

【报纸名称】:老年生活报

【出版日期】2011.06.08

【版次】第06版(记 忆)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1948年4月24日夜,潍县城里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中。在潍坊附近的邢家冢子村,华野九纵司令部一位科长将1500多名俘虏交给我们,要求我们将其迅速安全转移到掖县侯坡。当时,我在华东教导总队四大队当协理员。

大队长丛树纯作了简明有力的动员后,30多位干部战士和30多位民兵押着俘虏上路。途中老百姓见到我们押送的那些国民党残兵败将,怒从心中起,纷纷拿着铁锨,抡起扁担,要找昔日的仇人算账。俘虏们吓得挤成一团。我们阻拦着发怒的穷苦哥们,耐心地做着劝解工作。至于吃饭,也是难题。大爷大娘将仅有的窝头、煎饼、熟鸡蛋硬往我们口袋里塞。可听说派饭给俘虏吃,谁也不给。就是从井里提桶凉水,也有人给倒掉。

丛树纯大队长带着我们反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向乡亲们讲清烧杀抢掠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至于放下枪的俘虏,其中不少人也是被国民党抓去当炮灰的穷苦人,动员乡亲们拿出点吃的来,支持部队完成这一任务。老百姓最听子弟兵的话,也最通情达理。他们尽管心中有些不情愿,还是把仅有的窝窝头、菜团子、地瓜干、胡萝卜以及腌好的咸菜送来。路过的村庄,“百家饭”成堆放在木板或席子上。看起来不少,可分到个人手中就很有限了。为此,我们将窝窝头搓成面,加上干地瓜叶、干萝卜叶,煮点稀粥,让工作人员凑合着吃,却将干粮分给俘虏们。对负伤有病的俘虏还特殊优待,将熟鸡蛋、小米稀饭分给他们。

押送俘虏的没有俘虏吃的好,俘虏们没想到,这让他们感觉到了共产党部队与国民党部队的本质区别。一个16岁的小俘虏分到两个鸡蛋后,捧着鸡蛋呜呜地哭着说:“你们当官的多好,自己喝野菜黏粥,好的让给俺吃。你们都是好人。 ”那些俘虏纷纷附和。

整整走了七天,胜利到达了掖县朱桥乡的北侯坡村。在这里我们住了两个月,进行忆阶级苦、民族苦、声讨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教育。不少俘虏纷纷表示弃暗投明,经自愿报名和组织批准,一共有650多人加入了华野第九纵队,成了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