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和谐”之风拂津市□本报记者陈太平通讯员刘绍清彭梅华

“和谐”之风拂津市□本报记者陈太平通讯员刘绍清彭梅华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8.27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常德日报

【出版日期】2009.08.27

【版次】第A01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前不久,从北京传来喜讯,津市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荣誉称号,成为全省5个获此殊荣的县市之一。

殊荣得来源于必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津市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打造平安津市,开创出“和谐”新天地。

津市是一个老工业城,下岗工人就业、产业工人养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反映突出。对此,该市积极构建弱势群体帮扶救助机制,建立了就学、就医、就业、住房、养老“五位一体”救助体系。低保提标扩面实现了“无缝覆盖”,城镇低保标准由原来人均115元提高到150元,农村低保由原来的人均40元提高到60元;社会保险全面涵盖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五个险种,各项社保经费始终保证100%按时足额支付;落实廉租房846户,为1300户发放住房补贴;汽配、盐化工、纺织、造纸、食品五大产业82个重点项目,带动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7733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到100%。

该市共有专业捕捞渔民736户、1943人,其中无房户185户,分布在沿西洞庭湖澧水流域的3个街道办事处、新洲镇及西湖渔场。今年来,该市把捕捞渔民解困视作头号民生工程狠抓落实,每户渔民补贴2万元,100%实现了子女就学、低保、医保、血吸虫病免费救治、重大疾病救助、无房户上岸定居、无户口渔民上户、零就业家庭“清零”八到位。按照“五证四有三通一标牌”建设标准,185户无房户全部上岸入住新居。

津市市委大院右侧,一块“津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畅通民意公布栏”格外引人注目。该市16名市级领导的照片、职责分工、手机号码、接待安排时间全部公之于众。老百姓感慨地说:“以前有困难不晓得找哪个领导,现在有民意公布栏,我们可以对号入座反映问题了。”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