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曾彩美:刘绍棠在保定读孙犁

曾彩美:刘绍棠在保定读孙犁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7.16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保定晚报

【出版日期】2012.07.16

【版次】第09版(档案穿越)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

刘绍棠的夫人曾彩美

刘绍棠,13岁起就开始发表文章。初三时,他写的那篇《一顶轿子》还上了《光明日报》,在同学间挺有影响的。

后来,河北文联的刊物《河北文艺》招聘编辑,刘绍棠就去了,那时他才刚满15岁,初三才读了一个学期,个子也还没长起来呢。

当时河北的省会在保定。在保定的《河北文艺》做编辑期间,刘绍棠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文联的图书馆,其中最爱读的就是孙犁的书。在此之前,他也读过一些孙犁的文章,但在保定生活的半年,他才开始系统地大量地阅读孙犁。也就是在这半年,孙犁的作品对他今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北文艺》的工作也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因为读了孙犁,刘绍棠说:“从此我才知道,生活是这样美好,文学可以写得这样美好。”

半年后,刘绍棠回通县老家读高中,学还没开始上,他就创作了《数伏》等两篇小说。8月底,他把这两篇文章给主持《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的孙犁寄去了。那时候刘绍棠家穷,他还在信中说,您看能不能发,如果能发,请赶紧把稿费寄来。后来9月和10月各发表了一篇,这两篇文章的稿费,就够刘绍棠和他妹妹一学期的伙食费了。

之后的几十年,刘绍棠和孙犁半师半友,一直保持联系。虽然没见过几次面,但他们的心是联在一起的。刘绍棠说过,文学界他最佩服的就是孙犁。

1997年刘绍棠病重,医院床边的几本书中,就有孙犁上世纪80年代送给他的《晚华集》。

刘绍棠:中国著名作家。通州儒林村人。1936年生,1997年去世。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京门脸子》、《敬柳亭说书》、《蒲柳人家》等。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