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督刘绍慧印象记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08.07
【版次】第C2版(观 潮)
【入库时间】20110308
【全文】
如果说人生就如一部书,那么,刘绍慧——马来西亚美里房屋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主席,他的人生就是一部文学经典,有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厚的精神意蕴,足以让读者于万千感慨中获得丰富的人生启示。
和刘先生结识,缘于今年6月。由于刘先生的极力促成,我们得以顺利地访问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并与之达成合作办学的意向。科廷马来西亚分校坐落在砂劳越州美里市——一座美丽而安静的海滨城市。一下飞机,年近八旬的刘绍慧先生已经率美里潮州公会的众位乡亲在机场迎接我们了。鞭炮、花环、舞狮,一切都让我们感到温暖、亲切、感动。之后,刘先生参与我们同科廷大学合作办学的洽谈;陪同我们参观他在美里市的房屋发展区。期间,健谈的刘先生向我们讲述他的传奇人生。他的讲述,如同敞开一道波涛汹涌的河流,我们像坐在一叶扁舟上,惊心动魄地在波浪中漂流……
刘绍慧1931年生于潮州。1946年考入香港圣约瑟书院进修英文,在穷困中坚持修完学业,毕业后却一直谋不到职位。1953年离开香港应聘到马来西亚砂拉越油田公司工作;在油田公司工作11年,他常常能创造性地、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却因特立独行的个性得罪上司,被油田公司辞退;随即创办美里私立中学,任监学兼校长,学校兴盛时期学生达1600多名。后因对贫穷学生实行减免学费,被董事会以学校未能盈利辞退;1966年,白手起家创立房屋发展公司,建造“马宝园”掘得人生第一桶金,但发展“碧珊园”恰逢石油危机,建筑材料价格飞涨,导致工程亏本,人生跌入低谷,妻子和他离婚,穷酸潦倒甚至要靠典当家里剩下的一点药材换取斗米捱过农历新年;1978年,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以过人的胆识和愚公移山的精神,削平五座山头开辟“山顶花园”,怎奈房地产业衰退,人生再次陷入困境;八十年代后期移师泰国发展皮革业,经历再一次的挫折。直到九十年代,发展“彬当再也”商业中心、“星城广场”及“禧纳定”综合发展区,刘先生的事业开始进入正轨并终于在历尽磨难之后成为一名坐拥亿万资产的成功人士。因为对经济的卓越贡献,他还被马来西亚王室授予拿督爵位。
我静静地端祥着眼前这位老人,几十年的人生沧桑似乎并没有在他慈祥的脸容留下什么痕迹。而他身上,的确有着超人的意志力。霎时间,一个念头掠过我的脑海,对,他是一头狮子!他有着狮子的面相,尤其是方形脸上那硕大而威严的鼻子!他有着狮子般惊人的胆识和无畏的精神,他总能在不可能的地方创造奇迹;他有着狮子般倔强的性格,多少次被打倒后又昂然站立起来。他常常沉入讲述的情境中,眼睛偶尔闪现的慑人的神彩,让你隐约听见他在困境中不倔的吼叫。自然,他并不都是强悍的,当他忆及为了让穷人的孩子能完成学业而跪求校董让他继续履行校长职责时;当他忆及已为人建造近1千间房屋却差点连同父母儿子流落街头时;当他忆及穷愁潦倒时现在的妻子吴秀珠(一位美丽而豁达的女性)如何不顾家庭反对和他结婚时,他声音哽咽,眼泪溢眶而出,你可以由此触摸到他内心中最柔软的角落。这个时候的刘绍慧,是一头饱经沧桑的狮子,在舔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伤口。
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当他毫无遮拦、毫不修饰地显现他的缺失,你只有肃然起敬。
他还不想退休,他要继续他未竟的事业。但是,他的人生态度已与此前迥然不同。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觉得,刘先生已超越了功利境界而步入了道德境界。他的胸怀因此更为宽广、志向更为高远:他要完成建造一万五千间房屋的宏愿,让更多的美里中下层人民能住上坚固而舒适的房子。他担任美里潮州公会主席,提出要达成几个目标,一个是打破籍贯幌篱,不仅为潮籍,而且为所有华人同胞谋福利;一个是为公会筹一百万教育基金,协助贫困的潮籍乃至华族子弟读大学。他引进科廷大学在美里设立分校,极力促成韩山师院与科廷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合作,是为了让更多的马来西亚及潮州子弟能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
他禀性之中最为突出的“刚健”和“仁义”,实是中华文化乃至潮州文化在他人格上的体现。而在马来西亚公会的潮籍乡亲中,刘先生只是一个代表。有多少潮人,就像刘先生一样,凭着潮州人的勤劳和拼搏,历尽坎坷和磨难而后成就他们的事业。而他们,正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下一代。我记起那天晚上美里潮州公会为我们举行欢迎酒会,一群天真无邪的潮籍子弟在台上边跳边唱着潮语歌“天顶一只鹅”,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慢慢涌起,我明白,尽管远离故土,而文化会如血脉一样千秋万代承传下去。
绿色的美里,热情的美里潮籍乡亲,传奇的拿督刘绍慧及拿汀吴秀珠,这一切给我们的马来西亚之行涂抹上绚丽的色彩,增添了别样的意义。黄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