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三棒鼓■刘绍英

三棒鼓■刘绍英

作者: 出版日期:2009.12.22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常德晚报

【出版日期】2009.12.22

【版次】第A10版:花岩溪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小镇是哪年有的,小镇人已记不清楚了,小镇上的茶馆是哪天有的,小镇人也记不清楚了。

某日,好事的几个外来客人在茶馆外转悠,问起小镇和茶馆的渊源,七十八岁的茶馆老板刘四老倌,也就是我的四爷抓了半天的脑袋,说,好像祖上就有,又好像……最后还是提着茶壶摇摇头走开去。

茶馆是无名茶馆,不大,只放有五张八仙桌,围着八仙桌是四条长条板凳。每天早晨,我的四爷就会把一块写着当天三棒鼓内容的黑板挂到门外,小镇人来茶馆就是听打三棒鼓,且把听打三棒鼓叫听书。到茶馆来听书的人会在午饭后,准时把五张桌子坐满。撩个搁马腿,就几粒壳花生,吊上二两酒,然后一头扎进梁山好汉的故事里。

到茶馆打三棒鼓的是一对父子。父亲叫金宝,他儿子就被小镇人称作小金宝。父子俩台面上的活儿也绝,桌上的鼓儿敲响,三根结着红绸的木棒棒就像几只蝴蝶,在小金宝的手里上下翻飞,还在眼花缭乱之际,老金宝高亢的一声:“话说——”小金宝的三根木棒棒和着这节奏,已分别同时落在了鼓上。

小镇人就好看个希奇热闹。

曾几何时,小镇上也有了卡拉OK,有了美容院,有了露胸露腿露肚脐眼的妖娆女子马驹儿似地在镇上晃荡,给了小镇人极大的视觉冲击。茶馆的生意就自然地清淡下来。

这日,吃完午饭,我的四爷,刘四老倌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一场: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就把黑板挂在门外,然后专心等着前来听书的人。以往热热闹闹的茶馆,却没有一个人进来。他默默地坐在八仙桌旁,眯着双浑浊的的眼睛环顾着空荡荡的茶馆。茶馆不太亮,房顶的小黑瓦间偶尔的一片玻璃亮瓦,溜进来一束阳光,就正好照到茶馆前台的三棒鼓的正面,鼓面上安静地卧着三根木棒棒。金宝父子呢?四爷记起,昨天与金宝父子说好了,打完最后一场,茶馆就关门。四爷走到门口去,朝着小镇的柏油马路张望。镇上人声鼎沸,阳光和流行色一起,覆盖了小镇灰色的基调。

金宝父子在四爷的期盼里终究是来了。老金宝看了一眼四爷,四爷也正看着他。两人都没有说话。老金宝招呼一声小金宝,小金宝拿起了鼓面的三根木棒棒,同往日,一阵眼花缭乱的抛接,鼓声落下时,老金宝高亢的声音就在茶馆里回旋。四爷没有去提茶壶,而是解下了围裙,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坐在了八仙桌旁,听父子俩神气十足地打三棒鼓。

父子俩打得投入,眼睛看着空空的八仙桌,没分一点神。桌前往日的繁华似乎还留在他们眼里。也不知什么时候,四爷把头伏在了桌上,睡着了。

两个时辰很快过去。书打完时,鼓声和说词同时戛然而止。父子俩下台,老金宝舔舔发干的嘴唇,想喝水,就推了推四爷,四爷面色安详,头却无力地耷拉着。老金宝发现,四爷在他父子的三棒鼓声中已经作古了。

安葬四爷的鞭炮在小镇的上空噼里啪啦地炸响,小镇人这才记起茶馆,才记起四爷,才记起陪伴了他们多年的三棒鼓。棺木闭殓时,老金宝对小金宝说,以后没人再听三棒鼓了。说完叹口气,把三棒鼓放在了四爷的锦衾上。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