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诚信 “傻商”的成功秘诀

诚信 “傻商”的成功秘诀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8.22 点击数:0

【副篇名】绵阳市诚实守信模范刘绍英的创业故事

【报纸名称】:绵阳晚报

【出版日期】2013.08.22

【版次】第T06版:综合

【入库时间】20131230

【全文】

“我们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在社会的变革年代,坚持诚实,就是守住本分;坚持诚实,就能把握自己。用6年的时间,从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到四川佳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从拼凑来的几万元开始创业,到如今坐拥千万身家,刘绍英说,她的致富秘诀很简单,只有八个字“以诚为本,以信立业”。

何苗 记者 苏东峰

日前,记者采访刘绍英时,在她的书桌上看到这么一行字:不为名不为利,默默无闻,只为了活得无愧于天地,活出一个大写的“人”字!刘绍英告诉记者,这句话源自于儿时父母的教导。在创业路上,诚信一直是她心底最深处的坚持,刘绍英说,四川佳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是践行着明礼诚信的信条走到今天。因为诚信,本着不拖不欠农民一分钱的原则,公司曾几次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因为诚信,她以契约精神严格履行合同,也曾吃过不少亏,甚至被业界人士称为“傻商。”但是正是这种坚持诚信的“傻”,让她最终收获到了成功。

在创业初期,靠哥哥姐姐入股拼凑的几万元,刘绍英以几十亩地为基地,几间土坯房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从白天生产到夜晚销售、从田管到机器维修都亲自动手。没有流动资金,她把种下的蔬菜作抵押,赊购种子和肥料,期盼着蔬菜丰收和销售后,付清农资欠账后稍有盈利,才对得起凑钱支持她创业的哥哥姐姐。可是令她猝不及防的事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穿园刮来,她和员工虽然耗尽全力抢险保菜,但几十亩蔬菜终因大风肆虐被摧毁。第二天,员工和农资商们看到灾后的惨景后,除叹息之外,也担心着他们的工资和货款。

面对天灾,此时的刘绍英有千万种理由拖欠农资商的资金以及员工工资,甚至是撂下担子一走了之。“我就是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也不会欠任何人一分钱!”刘绍英说,三天后,她借朋友的房子作抵押贷款,不仅如数支付了工资和欠款,还退还了哥哥姐姐的股金,以免他们承担更多风险。面对她的举动,所有的人都折服了,同时,也赢得了员工以及农资商的信任,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份依靠诚信赢来的信任让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0年春季,刘绍英在玉皇镇老君村带动农民种植韩国朝天椒,由于是引进的新品种,当地农户疑虑重重。刘绍英请村干部和农户到公司示范园参观,耐心宣讲,总算发展了200多亩种植面积。按照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同,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 按1500千克/亩保底产量,2元/千克的最低保护价回收产品,并承诺随市场行情上涨可适当提高收购价格。

收获的季节到了,市场的行情涨了,但是种植的农户却不知道这个信息,公司完全可以按照2元/千克的保护价收购产品。面对巨额诱惑,刘绍英力排众议,兑现自己的承诺,把市场行情上涨带来的利润让给农户,把收购价加倍提高到4元/千克,农户们得到丰厚的收入,感受到公司的诚信后,主动与公司合作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近1000余亩。

在与沃尔玛、好又多等大超市以及市场客户的蔬菜配送销售过程中,刘绍英始终要求必须保证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准售出,建立了严格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为确保公司产品质量,她不仅率先在本市蔬菜行业提出建立产品溯源的质量追踪体系,作为省人大代表,还在省人代会上主动提交了关于蔬菜产品实施市场准入制的代表提案。

诚信,对一个人来说,它是一种品质;对一个企业来说,它是形象和信誉。“诚实守信才是为人和经商的正道,唯有诚信,才能走得稳,走得远。”刘绍英用她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