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秋天来了美味螃蟹怎么吃

秋天来了美味螃蟹怎么吃

作者:刘绍贵 出版日期:2013.08.27 点击数:0

【副篇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 刘绍贵

【作者】 刘绍贵

【报纸名称】:健康报

【出版日期】2013.08.27

【版次】第10版:吃喝有道

【入库时间】20130930

【全文】

“秋风响,蟹脚痒”。金秋时节,螃蟹黄满,肉嫩味美,正所谓“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蟹,又名毛蟹、稻蟹、螃蟹、河蟹、毛绒秋蟹等。我国南北沿海区域的江河、湖泊、稻田的地方均有分布,而以苏州的阳澄湖畔所产“清水大闸蟹”最有名气。

吃蟹的方法很多,除清蒸外,还可做各种菜肴,但以蒸为好。蒸法强调现蒸现吃,不可超过4小时,更不可隔夜。蟹的吃法有时令性,“九雌十雄”就是指九月要食雌蟹,这时雌蟹黄满肉厚;十月要食雄蟹,这时雄蟹膏足肉坚。唐代诗人李白曾诗赞蟹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吃螃蟹具有益阴补髓、清热散瘀、通经络、解漆毒、续筋接骨、催产下胎和抗结核的作用,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漆中毒、胎死腹中、胎盘残留等症。

螃蟹富含蛋白质,故宜食鲜活,且一定要煮透蒸熟,杀死大肠埃希菌等细菌,尚应剥尽蟹壳,用冷开水洗净。死蟹和已臭腐的蟹绝对不能食。因其性冷,食用时须用姜、醋、紫苏等佐料,一则去腥,二则抑制寒性和杀菌。如食螃蟹中毒,可用紫苏、生姜等煎汤服食解救。另外,外感表证未除,脾胃虚寒及宿患风疾者慎服;孕妇忌服。螃蟹不宜与柿子同服。

以下的吃法既美味又养生:

★用大白蟹4只、鸡蛋2枚、面包及牛奶各25克、熟猪油30克,面粉、胡椒粉、姜片、精盐、白糖、味精各适量。将蟹加姜片蒸熟,剔出蟹肉,加入盐、胡椒粉、糖、味精,加上牛奶、碎面包、鸡蛋和熟猪油,搅成混合物后分成20份,分别搓成小圆球,滚上面粉,用温油炸至金黄色。佐餐或作零食。可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筋骨不健、痿软疼痛。

提示:此吃法具有养筋益气,通经活络的功效。

★用鲜河蟹250克、黄酒适量。将蟹捣烂,以黄酒煨热,温浸20分钟左右即成。取汁多次饮之,并用其渣敷患处。用于脱臼。

提示:此吃法具有续筋,活血通脉的功效。

★用雌蟹30个、酒糟375克、醋半碗、盐375克、酒半碗、花椒少许。将蟹洗净,晾干,把盐、花椒末放入蟹脐内,然后用清酒浸泡三五日,把蟹摆放在坛内,蟹脐向上,把酒糟与醋拌和,撒在蟹上,一层蟹撒一层糟,然后用泥封好坛口。适量食之。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提示:此吃法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

★用活蟹1000克、黄酒400克、酱油1000克、精盐25克,麻油少许、胡椒粉适量。将活蟹放入水中活养1小时,刷洗干净,沥尽水分,待用;取小坛,将活蟹放入,盖上盖;倒入酱油、黄酒、精盐,大火煮沸,晾凉后,倒入盛有活蟹的坛中,将坛口封死,焖醉1周,方可食用。食时淋上麻油,撒上胡椒粉,每日1克。可用于胸中烦闷、产后腹痛等。

提示:此吃法具有除烦,理气止痛的功效。

★用新鲜湖蟹两只、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粥,将熟时取蟹肉入内同煮片刻,再配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佐餐当汤饮。可用于骨折损伤。

提示:此吃法具有续筋接骨的功效。

★用螃蟹30克、山楂30克。烘干,共研细末。每次15~20克,白酒送服。可用于产后血瘀引起的小腹痛。

提示:此吃法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用淡水蟹2500克、绵白糖150克,葱花、姜末各50克,醋、酱油各100克、香油20克。将蟹逐只洗净,放入水中养半天,使它排净腹中污物,然后用细绳将蟹钳、蟹脚扎牢,将蟹上蒸笼蒸熟后取出;用葱花、姜末、醋、糖调和作蘸料。清蒸大闸蟹主要突出螃蟹原汁原味,色泽橙黄,蟹肉鲜美,营养丰富,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之誉。可用于血热瘀肿疼痛。

提示:此吃法具有清热、散血祛瘀的功效。

★用大闸蟹1只、鸡蛋若干及味精、盐、黄酒、葱姜末、胡椒粉各适量。将大闸蟹洗净蒸熟,拆出蟹粉待用,取蛋清打成蛋泡糊待用。锅烧热,放入生油,葱姜末煸香后,放入蟹粉煸透,放入调料,炒透后取出。将炒好的蟹粉放入蟹壳内,用蛋泡糊封好,再入油锅内炸几分钟,捞出装盘即成。味清淡爽口。可用于口炎、软骨病、营养不良等。

提示:此吃法具有养阴补髓,抗结核的功效。

★用青蟹、糯米各适量。将上述两味共煮稀粥。佐餐食用。可用于脾虚食积腹胀。

提示:此吃法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

★用虾、蟹肉各25克,黄酒、胡椒粉、盐、味精各适量,鸡蛋、青豆少许。虾肉加酒、盐略浸,拌上湿生粉,温油煸炒至熟。蟹肉加胡椒粉、精盐、洋葱末,温油炒熟。饭用猪油炒散,将虾肉、蟹炒入,调味后加入鸡蛋丁、青豆和味精。午餐主食。可作为青少年保健药膳。

提示:此吃法具有保健的功效。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