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老农”刘绍棠
【作者】 崔金生
【报纸名称】:
【关键词】 刘绍棠 中国文坛 中国作家 大运河 长篇小说 朋友 文学 农家 农村 空闲时间
【出版日期】2006.07.14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刘绍棠是文学界有 口皆碑的园丁,经绍棠介 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 有40余人,加入北京作 家协会的超过100人。$$ 绍棠先生一生坎 坷,1957年从全国走红 的青年作家,突被打成 右派,成为全国从上到 下批判的文艺界三大反 党典型之一。其心灵蒙 受了严重的创伤。$$ 在农村改造的20余 年中,尽管政治、精神、生 活上受到极大的磨难,但 对党和文学的感情始终 如一,从不悲观,自信再过 10年也会翻身。“我的心, 我的灵魂,还留在党内,要 作一个名亡实存的共产 党员。”在改造期间,他用 空闲时间写出近百万的 三部长篇小说。$$ 粉碎“四人帮”后, 43岁的刘绍棠复出文 坛,文思泉涌,从1979 年到1991年,创作出版 了长篇小说及其它作品 43部。$$ 绍棠先生是个对党有忠心、对同 志有爱心、对文学有诚心,对朋友有热 心的人。他平易近人,他的蝈笼斋内 总是高朋满座。$$ 绍棠先生在《亮相》一文中说:“我在 中国文坛坎坷辛劳一生,挣到了乡土文 学作家这个‘功名’——文化人中的‘田 夫野老’。”他自称是“彻头彻尾、彻里彻 外的农家子弟和文坛老农。”他一生的作 品,没有离开大运河的背景,他的多半生 都是农村度过的,每部小说抓把—攥,挤 出的都是农民辛酸的血和汗……也可以 说他生产的都是精神上的“农产品”,而 他真称得上是文坛上的 “老农”。$$ 绍棠先生一生安于 农家生活习惯,平日里他 总是身着半旧的中山服, 圆口布鞋,一生不穿西服 不戴帽子,即使出国也是 那身中山服,你在他所有 的照片中,挑不出一张穿 西服、带帽子的像片来。$$ 他几乎每天都吃粗 粮,他曾如数家珍地对春 节到访的朋友说:“从腊 月三十到正月初五,吃的 最多的是玉米面,其次是 荞麦面和小米粥。人们开 玩笑说我是‘土财主’、 ‘守财奴’,吃‘忆苦饭’过 ‘革命年’……”$$ 1997年中国作家协 会召开了第五届全国代表 会,会上,刘绍棠先生当选 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同年3 月12日不幸逝世,全国读 者、作家为之痛心,正如书 法家韩绍玉生前写的那幅 对联:撕心裂肺哭坏大运 河儿女;顿足捶胸痛煞小 蒲柳人家。在不到两月的时间,全国报刊 发出数百篇怀念先生的文章和诗词。五 月初朋友们为他出版了《苍穹永驻刘绍 棠》一书。$$ 1998年4月11日,京城柳絮如雪, 在大运河源头的柳林丛中,举行了刘绍 棠先生骨灰安葬仪式,随葬品有人民文 学出版社出版的《村妇》,这是绍棠先生 未见出版的遗著,还有一盒先生生前用 剩下的蘸水笔头和笔杆,此外,还有两小 瓶茅台酒,这些随 葬品将伴随绍棠 先生,日夜倾听大 运河的涛声……
- 1、运河之子刘绍棠 作者:郑恩波 年份:2006
- 2、天妒英才叹早逝 乡土文学犹垂香 探刘绍棠北京故居 作者:陆杨 年份:2013
- 3、乡土文学大师:刘绍棠 作者:董九兵 年份:2012
- 4、蜕变——与张宝玺对话 作者:刘进元,武怀义 年份:2000
- 5、刘绍棠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年份:1997
- 6、运河之子魂归故里——著名作家刘绍棠骨灰安葬记 作者:李培禹 年份: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