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150万元配齐耕种收全套农机

150万元配齐耕种收全套农机

作者: 出版日期:2014.04.28 点击数:0

【副篇名】种粮大户刘绍连觉得种地越来越轻松

【报纸名称】:农村大众

【出版日期】2014.04.28

【版次】[07]:山东新闻

【入库时间】20140510

【全文】

农村大众报郯城讯(记者苏华宾通讯员戴章超)56岁的郯城县港上镇港上四村村民刘绍连种了485亩地,是全国有名的种粮大户。1986年,刘绍连开始租地种粮,从最初的80亩到2007年最多时的1200亩。

为了提高规模化种粮收益,刘绍连先后花费150多万元,购置了从种到收的全套机械,省时省力是农业机械化给刘绍连最深的感受。虽然年龄越来越大,刘绍连却感觉种地越来越轻松,用他的话说种地“和玩似的”。

刘绍连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早年,刘绍连种地少,每年种收至少要忙两个多月,购置农业机械后,种地多了,反而农忙的时间短了。“至多忙一个月。”刘绍连说。

1986年,刘绍连的80亩小麦,用镰刀人工收获,30个人割麦3天,脱粒2天,加上晾晒和水稻插秧,至少要忙一个月。

2013年,刘绍连560亩小麦,3台联合收获机2天完成收获,12台插秧机5天完成水稻插秧,前后忙10天左右。

农业机械化不仅省时,而且省工。刘绍连算了一下,1986年,刘绍连的80亩农田,从小麦收获入仓到水稻插秧完成,需要用110多个工,一亩平均要用1.4个工。2013年,同样从小麦收获到水稻插秧完成,刘绍连560亩农田,用了32个工,一亩地平均用0.06个工。“忙2天2夜,除了自己,雇的两台联合收获机机手,加上6个拉粮食的人。”刘绍连说。

“农忙时一个工150元。”刘绍连说,农业本身利润空间小,加上容易受天灾的影响,减少人工用量是提高农业效益的一个办法。刘绍连说,年景正常,水稻和小麦每年能有2300元左右的毛收入,除去1000元的租金,500元的化肥,再加上农药、油费、灌溉电费,每亩能有400元左右的利润。“一年能挣20万元左右。”但刘绍连又补充说,农业上有些花费是看不见的,五六年前买的农业机械,如今已经折旧损失了50多万元。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