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竞艳物华新
【副篇名】——记寄情诗词的老人刘绍彬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2.20
【版次】第04版(文体)
【入库时间】20140420
【全文】
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有一位名叫刘绍彬的76岁老人,退休后的她热衷于看书学习,以文会友,用自己的诗词歌颂当今的幸福生活和祖国的巨大变化。
刘绍彬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很喜欢诗、词、古韵,长大后她想成为像李清照一样的女词人。她先后在学校、镇医院工作,然而忙于工作事务和生活琐事,她没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诗词的创作中。自上世纪90年代退休后,她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诗词的学习和创作中,再续年轻时的梦想。刘老每天沉浸在古今书海之中,尤其喜欢读唐诗、宋词,从古人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她虚心学习,以小学生的姿态向老师学习古诗词。经过多年的磨砺,刘绍彬老人在诗词创作上不断进步,得到师长和同辈的认可。
刘绍彬置身于家乡城厢镇这片沃土,用笔墨放歌盛世,追念伟人。在揽胜寻幽的旅途中,触景生情,写下许多妙辞佳句。她还在思亲怀友之中,用诗词寄托情思。刘绍彬的家就在家珍公园后面,她对彭家珍这位辛亥先烈同乡充满崇敬之情,先后写出七律《彭大将军祠》和《纪念彭大将军诞辰121周年》。1997年,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刘绍彬的心情同全国人民一样,欢欣鼓舞,先后写下了七绝《欢呼香港回归》和《满江红·香港回归》,以“叱咤风云一百春,百花竞艳物华新。今朝香港回归日,万众欢呼斗志伸”的词句表达心中的喜悦。
刘绍彬笔耕不止,写下诗、词300多首,先后加入中华诗词学会、四川省诗词创研会等诗词组织,现为青白江文联委员。其诗词作品曾入选国家级诗词集。本报特约记者邹世进文/图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