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购书日记
【副篇名】刘绍义
【作者】 刘绍义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6.04
【版次】第07版:悦读
【入库时间】20140710
【全文】
《鲁迅日记》中,所记之事,大都极其简略,唯独购书一事,却相当详尽,不但有购书地点、书名、册数,就连所花书款都毫厘不爽,详记其中。年终还要抄一份全年的书账附在日记的后面,算是一年购书的总结。有时还在书账之后写一后记,权作补充。
从1912年5月5日鲁迅先生到北京的中华民国教育部任职开始,到1936年10月18日在上海逝世的前一天为止,20多年间,鲁迅从来没有停止过购书,可见先生对书籍的钟情。他到北京的第一个星期日,即1912年5月12日的下午,就同友人一起去琉璃厂购书。先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至琉璃厂,历观古书肆,购傅氏《纂喜庐丛书》一部七本,五元八角。”这是他在北京购书的开始,以后多则三五日,少则一二日,先生都去琉璃厂淘一些旧书。到1912年12月31日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先生共购书104种,计382册,用款160.38元。这是他购书最少的一年。因为先生刚到北京时的工资也有限,月薪250元还要按月给绍兴家中汇去50元,余下的款除了日常开支外,已经所剩无几。有钱的不买书,买书的没有钱,这一点我们从先生1912年12月31日《壬子北行以后书账》后记中也能看得出来:“审自五月至年末,凡八月间而购书百六十余元,然无善本。京师视古籍为古董,唯大力者能致之耳。今人处世不必读书,而我辈复无购书之力,尚复月掷二十余金,收拾破书数册以自怡悦,亦可笑叹人也。民国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灯下记之。”从1913年开始,鲁迅先生的购书量大幅度增加,这一年,他购书98种,823册,用款310.22元,平均每月25.85元。这个时候先生的工资虽然已增至300元,但他给绍兴家中汇款也增至100元,先生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增加,这样算来他的购书款就相当可观了,占剩余金额的五分之一。而那时一个小学教师的工资不过十几元。1918年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时,月薪只有8元。而一个家庭女佣人的薪水才区区1元。鲁迅先生的购书款够多的吧。先生购书最多的一年是1930年,购书款高达2400.45元,平均每月200元。我们算了一下,1928年——1935年8年间,先生购书支出8671.50元,平均每天购书90.33元。
从1912年5月到1913年3月,10个月的时间,鲁迅先生在京购买的书就摆满了两个大书架。1923年7月先生与周作人兄弟失和时,离开了八道湾暂住砖塔胡同,书籍没有地方放了,就都搬到了单位里。他在1923年7月30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上午以书籍、法帖等大小十二箱寄存教育部。”这些书一直到1924年5月他迁入新买的阜城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寓所内时,才都搬了出来。鲁迅先生一生共购置并保藏了9600多册书籍和6900多张古文物拓片,计16500多件图书。有人估算了一下,鲁迅先生一生购书费用至少合今天人民币52万元。先生于书的感情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