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走近古刹龙华寺

走近古刹龙华寺

作者: 出版日期:2013.10.30 点击数:0

【副篇名】刘绍义

【报纸名称】:自贡日报

【出版日期】2013.10.30

【版次】08: 釜溪笔会·旅途

【入库时间】20131211

【全文】

龙华寺是上海历史最悠久、建筑最雄伟、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千年古刹,据传始建于三国赤乌五年,也就是242年。寺旁的龙华塔原名“报恩塔”,是孙权为报母恩而筑建的,以后历朝历代多次修建,遗存古迹遍地皆是,所以到上海不游龙华寺,那就等于没来上海。

龙华寺位于如今的徐汇区龙华镇,置身其中,似乎可以听到上海大街酒肆茶楼的喧嚣和黄浦江上的涛声,那种清寂宁静的氛围有着超越凡尘的意境。一提到龙华寺,让人马上想到龙华塔、龙华镇、龙华乡、龙华路、龙华钟声、龙华庙会、龙华桃花、龙华烈士陵园等地名和古迹,龙华寺的名声也可见一斑。

进入山门,迎面是一座单檐歇山式的宏伟殿宇,这就是塑有袒胸敞怀、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像的弥勒殿。从弥勒殿出来走过广场是天王殿,天王殿里有弥勒菩萨、韦驮天将和四大金刚等神像。“天王殿”的匾额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的,两旁还有赵朴初先生的撰联:“修上乘行面向未来,初入山门先参弥勒;诵下生经依于内苑,侍随海众三会龙华”。这位弥勒菩萨又称“天冠弥勒”,他与前面的布袋和尚不同,龙华寺就是因为天冠弥勒三次下生龙华园内龙华树下,度释迦牟尼残余三根众生,才称龙华寺的。

天王殿东西两侧是钟鼓楼,这也是上海寺院中最早设置的钟鼓,特别是“龙华晚钟”早在明清时期就是“沪城八景”之说。如今的撞钟活动更是名扬四海,是国家级的旅游项目之一,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当然,龙华寺也和许多寺院一样,大雄宝殿才是寺内的主建筑。“大雄宝殿”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的秘书田桓先生题写的,檐下的“龙华十方”又是著名书画家唐云先生的手迹。大雄宝殿正中端坐着毗卢遮那佛,东西两侧分别是骑着青狮的文殊菩萨和骑着白象的普贤菩萨。两旁的二十诸天菩萨和十八罗汉威严屹立,栩栩如生。两幅通楹大联也是赵朴初先生所题:“到此认清净法身骋般若之青狮乘三昧之白象;邻近有嶙峋忠骨观桃花兮碧血仰塔波兮赤乌”。此联气势磅礴,囊括了龙华寺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堪称一绝。

大雄宝殿后面是“三圣宝殿”,过了三圣宝殿就是方丈室了。方丈室地方不大,一丈见方,但里面却布满了中外名人的足迹。在这里,十年前刚刚去世的明旸法师曾经接待过柬埔寨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泰国总理阿南等外国贵宾,也接待过江泽民、吴邦国等国家领导人。方丈厅东北和西北角,是两尊1米多高的独木枣树根雕,分别是神态逼真的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立像和关公伽蓝神执刀捋髯立像。左右东西丈室,置放着各种文物和名人书画,江泽民在上海工作时为龙华寺题写的“发大乘心,保卫和平”的珍贵手迹,就悬挂在西丈室内的墙壁上,在此题字下留影的游客数不胜数。寺院与诗文、书画彼此呼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这也是中国寺院独特的韵味、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美。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